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创新2.0
I T
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 >互联网•IT > 互联网+ > 电子商务 > 正文
京东又陷翻新门,对于电商我们还能信任多少?
来源:比特网  :谷振宁 2015-05-27 13:50:43
5月24日,央视深度调查节目《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京东向消费者出售二手苹果手机。当消费者投诉维权后,京东不仅拒绝赔偿,在多次协商未果后,消费者妥协并被要求交出登录苹果手机AppStore的账户名称和使用密码,进一步侵害消费者的隐私权。而在京东上另一款销售了9万多部的手机,其中3000多位消费者给予了差评,有639位消费者直接质疑其在京东购得的是翻新机。

正忙着拍婚纱照的东哥又摊上大事儿了!

5月24日,央视深度调查节目《每周质量报告》曝光了京东向消费者出售二手苹果手机。当消费者投诉维权后,京东不仅拒绝赔偿,在多次协商未果后,消费者妥协并被要求交出登录苹果手机AppStore的账户名称和使用密码,进一步侵害消费者的隐私权。而在京东上另一款销售了9万多部的手机,其中3000多位消费者给予了差评,有639位消费者直接质疑其在京东购得的是翻新机。

消息一出,一片哗然。人们不免深思:对于这一再出现假货、水货的电商平台,我们到底还能信任多少呢?

假货为何屡禁不绝?

\

事实上,中间商的利益驱动和电商平台的监察不利才是电商售假事件频发的根本原因。

眼下,中国已经作为世界工厂的代工身份,其山寨复制能力强大非凡,甚至已经让制造假货成为一种经济现象,乃至支撑起地方区域的经济基础。这就让假货在根源上滋生了,电商则成为了一个最好的流通渠道。本质上,天猫、京东等电商平台,扮演的是地产商的角色。在真正的假货电商流通环节中,第三方中间商扮演了重要角色,巨大利益驱使他们造假,并提供给淘宝等不同的电商平台。而发货方就久走夜路必遭鬼,经过媒体暗访+调查,销售货物的第三方平台李鬼揪出来了,自然顺带手把天猫、京东之类的也捎上了。

但是,承受大众怒火的电商平台也不见得有多冤枉,他们的监管不作为甚至于听之任之也是假货频出的重大因素。作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电商平台,保证售卖产品的真实性本就是其应尽的义务。消费者自应当擦亮双眼,但并不意味着平台商就可以不闻不问了。更何况,这频出的假货事件背后还总是隐隐约约有着平台自己的身影,其“全力打假”之语不免有贼喊捉贼的嫌疑。说白了,比起买到假货,售卖平台的不作为甚至同流合污才更让消费者愤怒。

信任危机如何挽回?

\

平台售假,顾客上当,信任缺失。这三者是一环扣一环的关系,长此以往整个电商的环境都将遭到破坏。要打破这种恶性链条,首先就需要电商平台拿出变革的勇气和切实的行动出来。

售假电商急需用行动证明悔改决心,挽回消费者的心,不再被高利润诱惑,这是才网购的生存之道。

第一、网上公布进货渠道以及货物数量。电商货物渠道主要有直接同品牌商合作以及通过经销商代理两个渠道。若电商在销售官网公开某商品的进货渠道以及该商品进货的数量,并让该产品官网公开电商某产品进货数量,就可确保正品的可靠性,让消费者放心购买。

第二、内外监督,假一罚万,积极配合调查。除了货物上保证质量,也要在态度上放消费者吃颗定心丸。若出现售假投诉,要在第一时间积极配合消费者、政府相关部门调查,并采用产品负责人问责制。

第三、网站的透明化。平台可以构建一种机制,让消费者可以对商品的真伪、服务、品质进行评判。电商平台完全成为一个展示的渠道,把消费者对产品的质疑及企业对于质疑的回应明明白白的展现出来,孰是孰非,消费者自会评判。平台不包庇就是给消费者最大的定心丸。

事实上,中国电商企业从一出生就伴随着类似问题,在发展初期问题似乎不那么大。但一旦企业进入成熟阶段,特别是伴随着企业的做大做强,像京东如今的地位和规模,哪怕不是故意的,而是因为部分环节出了问题,出现售假或者以旧充新的情况,也实在不应该。就以这次风波为例,实际上就对京东方方面面造成了很多伤害,可以说非常可惜。

消费者是严苛的,严苛到一丝欺骗都不可容忍;消费者又是宽容的,宽容到哪怕被欺骗多次,仍然相信网购的环境会越来越好。电商企业应该负起责任来,这世间唯有信任不可被辜负。

编辑:赵明飞
关键字:     电商平台  京东  售假事件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