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创新2.0
I T
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 >互联网•IT > 互联网+ > 产业互联网 > 正文
智慧化成农业关键词 加速农业信息化志在必得
来源:中国安防展览网  :佚名 2016-03-21 16:44:47
民以食为天,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都是重中之重。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今在农业创收上面投入的逐渐减少。为了让农业发展...

“民以食为天”,中国作为农业大国,三农问题一直都是重中之重。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今在农业创收上面投入的逐渐减少。为了让农业发展跟上市场和时代潮流,就必须首先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这也是是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的重大举措。今年两会结束举行的总理记者见面会上,李克强总理在谈到三农问题时提到,我国小麦、玉米与大米的价格在国际上要比发达国家每吨高出六七百块钱,主要原因是我国劳动力生产水平低,机械化、信息化普及率不高造成的。未来,加快农业信息化水平建设势在必行。

智慧农业

本次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接受采访是表示,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确定了大数据发展的国家顶层设计,大数据与农、林、牧、渔等传统行业的结合已是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近期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多次提到“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的问题。可以说,“智慧农业”已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词。因此,让大数据这个“现代工具”充分发挥在我国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已变得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刘汉元分析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必要性,他认为:

第一,建立农业大数据平台有利于解决农业生产信息不对称问题,作为全球农业大国,我国有必要尽快建立农业大数据信息平台以解决农业生产、消费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第二,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大数据时代,不仅可以通过建立综合的数据平台调控农业生产,还可以记录分析农业种养过程、流通过程中的动态变化,通过分析数据,制定一系列调控和管理措施,使农业高效有序发展。

对此,刘汉元分析并形成三点思考:一是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农业大数据平台;二是依托农业大数据提供服务与信息支持;三是建立数据采集、共享、分析和使用机制。

此外,针对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刘汉元委员谈到,2015年,我国GDP为67.6万亿元;全年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下滑7%,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下降1.8%,进口10.45万亿元,下降13.2%;全年CPI同比上涨1.4%;2016年1月,PPI同比下滑5.3%,已经连续47个月下滑;去年,我国能源消费出现30年来首次负增长,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继续加大,实际上已处于“寒冷”之中,经济运行状况给宏观经济敲响了警钟。

刘汉元认为,新常态事实上是在资源快速消耗、经济飞速发展,各种弊端和毛病快速出现后必然出现的一个阶段,是一个发展时期的分界点,我国经济也由原先简单的注重“量”的时代,步入了以“质”为核心的全面提升和转型期。但是,无论“老常态”还是“新常态”,企业大批、集中关门或倒闭终究不是一种“正常态”。因此,如何让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发展得更好,刘汉元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客观看待产能过剩。事实上,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具有的客观自然属性。如果不认识和尊重这个客观属性,一味地去事前防止或事后清理,都会大量增加社会审批、管理成本,仍然会反复出现产能过剩的问题。

二是正确认识小政府大社会。新常态下的中国,仍然或更加需要“小政府大社会”,还社会活力和动力,这是政府和社会应该形成的广泛共识,也是媒体和舆论应有的导向。

三是理性看待通货膨胀。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从货币供应和调控的角度讲,CPI许多时候应该被当作一个正面伴生的指标去理解和匹配,甚至可以说,一定的通货膨胀在很多时候就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和助推剂,而非“洪水猛兽”。

编辑:Xanthe
关键字: 智慧城市    智慧农业      农业信息化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