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创新2.0
I T
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 >互联网•IT > 互联网+ > 产业互联网 > 正文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孙延明:互联网时代
来源:ENI经济和信息化网  :孙延明 2016-09-06 13:34:00
“新经济”时代来临,科技与经济都在飞速发展,然而我们也面临着随之出现的一些新兴技术,比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的挑战。在此情况下,德国提出工业4.0,美国出台在工业化战略,各国都在寻求在新时期下。如今,中国制造面临“前后夹击”的双重危机局面,制造业转型已迫在眉睫。

我今天的题目是“新经济新时代背景下思考行动”。我分三个内容来讲一讲,首先,新时代是指互联网时代为什么要转型。我想今天不转型就像我们著名的经济学家,浙大的吴晓波讲,八年前企业转型还无动于衷,而现在变为主动转型。

在讲的时候,先看一个统计数据。互联网的开始,实际上是90年之后美国从军方转到民用,它把互联网的工具卖给了私人公司,标志性的是93年美国做的信息化高速公路,后来铺天盖地发展。

产业互联网粉墨登场

我们现在处在消费互联网的阶段,消费互联网是什么呢?刷流量,只要我的流量上去了生意就好做了,比如说阿里、腾讯等。现在的连接很厉害,中国在世界上互联网公司是这样的。但是,到大概将近十年后就变成了什么?工业互联网时代,这个连接次数完全不同。

四次工业革命、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蒸汽机,然后出现了纺织机,那个时候的特征就是机器生产的机械。制造业的变革,就是原来是家庭作坊式的,搞一点锄地的东西,搞一点打猎的东西,后来变成工厂,有了正规的工厂,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的第一个时期,这是1.0时代。

2.0时代是电气化,它的核心是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标志性的成果就是一个屠宰场,屠宰场形成了宰猪、杀猪的生产线。它解决了能量转换,远距离传输,以及机械和电能工业转变,可以说,能源方面就有了动力,作业方式也就变成了生产线流水作业,人在这个工位上是零部件在转,生产线在转,这是对产业转型的一个变革。

第三次革命,争论比较多,公认的还是自动化。标志性的应该是46年发明了计算机,以及后来的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这个时候芯片在各个行业、各个机械里面很快使用,就变成了自动化是一个特点。

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今天的主题“智能化”,它的核心是CPS,C就是传统的互联网,P就是物理网或物联网,就是互联网和物联网的融合,万物互联。加上智能制造这个手段,工业互联网成为主流。

制造业面临的新技术挑战

新时代有什么技术挑战呢?工业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机器人、3D打印、支持作业自动化、网络安全、虚拟现实和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的核心是人工智能应用。去年AlphaGo击败了李世石,同样98年左右的时候,IBM的深蓝击败卡斯帕罗夫也引起恐慌,目前包括比尔盖茨在内都在反对这个事情,认为发展人工智能就是召唤魔鬼。据预计2045年左右人工智能将超过人类智能,那时人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和机器的关系。

人工智能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算智能,能存会算,比如我们的计算机;第二是认知智能,能说会听、能看能认,比如苹果的Siri;第三结算是目前的最高阶段,感知智能,它要求机器或系统能理解会思考,这是人工智能领域正在努力的目标。据称,2045年将达到完全智能和一体化,人工大脑是140亿个细胞,而那个时候计算机能力会超过人的大脑能力。

新经济形势下的中国制造

美国现在叫再工业化,叫制造业回流,有很多具体的计划。英国、日本制造业也都在复兴制造业。而在前年,一帮国人去国外抢马桶盖,我们搞制造的人得反思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中国制造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简单列了一下:创新能力不强、自动化程度低、劳动生产率偏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品牌、标准的问题等等。

我们现在主要是什么问题呢?过剩经济,我们的钢铁,大连制造工厂还有很多废钢都没有卖出去。过剩经济情况下,还有一个新的东西,就是滴滴打车为代表的过剩经济。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时候,发达国家在制造业回流,发展中国家在推更低端的东西,像富士康的海外工厂搬迁计划,原来纺织业都是中国制造,现在很多都变了,改成越南制造了,中国的制造业面临着前后夹击的“双重危机”局面。

中国制造业转型路径思考

我们是不是应该转型呢?我认为该转,那么转型怎么转呢?我们传统的制造业处在劳动密集型和设备密集型在中间这个位置,比如苹果手机,大的利润都在国外,富士康在中国的利润比例只有一点几。转型的方向一个是研发,一个是品牌,还有一个就是向服务化转型,就是将链条拉长,这是转型路径的一个思考。还有一个就是靠“智能化”,信息网络技术驱动,中国制造业转型战略支撑体系,我们觉得通过微笑曲线来讲,转型有三大战略,或者是路线,一个是变迁,通过智能化手段把我们的劳动生产率、管控效率和成本压下来。还有就是两端延伸,向服务业转型,增加研发能力、自主创新能力。一个是把品牌、质量做起来,进行整合。

智能制造,服务化转型

下面讲什么呢?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就是工业4.0,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向服务转型有什么不同呢?汽车有几个方面,服务化、汽车制造。而传统制造究竟提升在哪里?比如方式的改变,涉及整体解决办法,既提供产品又提供服务,生产方式以产品为核心转变成以人为中心,强调客户、所有者的认知和自身融合,实现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等等。

这个模式关注客户服务,资源的优化配置,产品制造、应用服务、个性化服务等等。这个和信息化有什么区别呢?原来只要做好自己的活,种好自己的田就行了,现在服务、信息、技术全部都融在一起,现在供应链金融很热,就是这样的。这个时候就是由企业内到了企业外,也就是企业监管协同变成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去年我和华为的高级副总裁在一起,他说工业4.0做得怎么样,西门子和博世一个是3.5、3.4,最后华为是2.9,主要差就是差在这里,企业间的协同。

信息化就是跨组织,跨行业的信息知识高度共享,组织间信息要求可达、可观、可控这样一些性能。制造服务链条打通,各个行业无盲点,产品全生命周期可追溯、可视化。客户需求的动态化,组织之间的动态演化,信息系统之间需要动态适应,这是将来的转型。还有一点,就是从规模生产来讲,中国还可以做,为什么可以做呢?它统计了大概有一亿的中产阶级了,中产阶级是要有品质的,为什么去买日本的马桶,不要中国的马桶盖,日本的马桶盖是做得比较好。但是我们经常出国的,很多东西也在买。我们制造订单,以后是客户全程参与式的,客户全程参与的定制模式,这个模式信息化怎么做,这是历史发展,我这里不展开了。

第三是创新驱动,我认为现在中国制造业转型主要是两大驱动因素,一个是创新驱动,另外一个是信息网络技术驱动。大家都知道我们传统的制造靠土地,靠环境污染,靠人口红利等等,而现在不行。这就要从要素驱动转到创新驱动。还有就是3D打印,云制造模式,那么有云计算,大家讲物联网云计算。为什么山寨机那么发达,为什么雷军的小米会发展起来,中国的制造能力太强了,把制造资源虚拟化、服务化放在云端,这边一定是有使用者需求,需求就是按需去配置动态组合,配置资料、资源完成制造

这样的制造,云制造主要是有什么特点呢?从价值实现来讲,制造资源高度集中化、透明化,各个主体价值的最大体现。德国推过来的工匠精神,有一些欧洲的企业很小,但它们存活得很好,制造企业一定是越大越好吗?不一定。那么云制造就是提供了这样一种方式,从这种方式来讲,就是更加依赖于网上的协同,云中心的信任基础,协同方可以互相不认识,也就是将来可以做到。

组织模式就是制造云,运营商把传统制造链割断,专业化分工更细,打破传统大而非、小而全的模式。就是制造资源组织分离,就变成多种制造制造业可以不做制造,但是还可以成为制造业。这个绕口令你想一想,戴尔、耐克一个工厂都没有,所以云制造将来应该说是一个模式,云制造对我们信息化提出了一个什么挑战呢?这个服务化的要求,网络化、扁平化、流程化、服务化、协同化和智能化,相当于云制造的时候有新的渠道孵化它。

“一呼百应”的老板在广州开发区做这个,那有670万制造业的机械产品、零配件、元件,它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信息不对称、效率问题、成本等问题。有几个要点,一个是商机可以分发,需求方的商机一过来,对于上下游来讲就都是商机,另一个是采购价格指数,限制了价格,解决信息对称的问题,而且它还有采购的信用评级在里面,我觉得这就是将来云制造的一个雏形。

转型要兼顾绿色制造,要注意早点保护环境、降低能源消耗。那么可持续发展关注一些什么东西呢?蛮复杂的,信息化是可以做这个事情的,可以很好地监管。

制造业智能转型实践看法

刚才讲路径怎么转,这里就是讲怎么做,我谈谈我的看法。4.0这个概念大家都清楚,一个网络、两个主题、三大转变,八项支撑体系。我想4.0是不是可以有4.01到4.99一个区间呢?因为是工业时代嘛,时代就不一样,互联网时代应该是90年的开始到现在,中间的过程只要还有4.0基本要素,我就认为企业就是在做4.0,属于4.0企业。

这是国内的案例,它要做一个4.0样本厂,生产模式是定制的,客户都是很细分的,当时的要求是解决库存管理的痛点,当中的主要问题,提升信息化智能水平,提高生产力,提高管理水平效率,建立一个诚信良好的体系等。我帮助定了三个目标,一个是客户化定制,客户形成差异的新型制造业服务模式。建立一体化包括自动化、智能化的,智能生态服务。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管理,支持智能决策管理。

二期就到了智能制造阶段了,包括自动排产、立体仓库使用,机器人、机器手,装卸等等。有人说中国制造2045是中国版的工业4.0其实不对,有时间可以和各位来探讨这个事情。我想是这样,智能制造是工业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趋势,我们要大胆去做,但盲目的上智能化和机械化,效果非常的差,所以这个事情也不能太盲目了。

怎么做呢?首先要认识到位,把握时代脉搏,另外就是适应新形势。路径方面我有不同看法,一般来说要先自动化后智能化,才能到4.0,其实也可以直接到智能化,我们可以从电气时代,直接运行到智能化时代,弯道超车嘛,不要太悲观。指导方针方面就是大家对智能制造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首先它是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工业设计、组织设计、管理设计非常复杂,涉及的面非常多,这是要注意的事情。第二要循序性改进,不能一蹴而就。将来最重要做好的事情是什么呢?是人机一体工程,人是很重要的,机器也很重要,人和机器怎么协调发展,要处理好关系。最后就是说要做这个事情,做好顶层设计,不要冒然行动,大胆做也要做好事前规划。我就讲到这里,谢谢各位。

编辑:杨麟
关键字:       CIO  制造业  智能制造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