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创新2.0
I T
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 >人工智能 > 正文
积极稳妥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发展
来源:中国金融家  作者:李东荣 2018-08-10 09:45:59
随着数据资源的积累、理论算法的演进、计算能力的提升和网络设施的完善,人工智能进入了一个跨界融合、深度应用、引领发展的新阶段,驱动着包括金融业在内的经济社会各领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跃升。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发展,是值得金融界和科技界深入思考的重要议题。

当前,全球正迎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信息化浪潮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和新动能。随着数据资源的积累、理论算法的演进、计算能力的提升和网络设施的完善,人工智能进入了一个跨界融合、深度应用、引领发展的新阶段,驱动着包括金融业在内的经济社会各领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跃升。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如何更好地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发展,是值得金融界和科技界深入思考的重要议题。

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发展,有利于落实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规划,推动新时代金融业转型升级,建立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李东荣

现实意义

金融是国家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发展,有利于落实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规划,推动新时代金融业转型升级,支持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是有利于落实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规划。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把发展人工智能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其中,《规划》将金融列为人工智能应用试点示范的重点行业之一,将智能金融作为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的重要任务,并明确提出了建立金融大数据系统、创新智能金融服务、加强金融风险智能预警防控等具体措施。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发展,是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部署的有力抓手,能够为提升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行业应用水平提供经验示范,助力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

二是有利于推动新时代金融业转型升级。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金融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持续改进,金融稳健性和普惠水平有效提升。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经济发展阶段已经转变,这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发展,有利于推动金融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更好地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更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

三是有利于支持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要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当前,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围绕核心技术、行业应用、标准规范等方面抓紧规划部署,力求在新一轮国际科技和产业竞争中掌握主导权。在这种情况下,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发展,有利于建立与现代化经济体系相适配的金融服务体系,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和促进科技创新应用两方面,有力支撑我国赢得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

\

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发展,应坚持价值导向和发展实践的动态校准,坚持强化监管和包容创新的适度平衡,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坚持科技规律和金融规律的统筹把握,坚持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李东荣

基本原则

各界对于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应有充分认识。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金融行业在战略上应积极拥抱,在行动上应审慎稳妥。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发展应坚持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价值导向和发展实践的动态校准。金融业是一个与财富打交道的特殊行业,具有高风险性、强涉众性和内在脆弱性等特点。这也决定了金融创新如果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就可能滑向自我循环、过度膨胀、非理性繁荣,甚至引致经济金融危机的境地。因此,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发展,必须坚守金融的本质和初心,把是否有利于提升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和普惠水平,是否有利于提高金融风险管控能力,是否有利于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这“三个有利于”作为评价标准,确保金融创新发展的方向正确、路径科学,绝不能打着改革创新旗号,搞规避法律监管、脱离实体经济需求的伪创新。

二是坚持强化监管和包容创新的适度平衡。金融业是特许经营行业。自古以来,对这个行业的外部规制与监管一直都是比较严格的。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强化监管作为做好金融工作的重要原则之一,反映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金融发展本质规律的深刻理解。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创新是引领金融改革发展的第一动力,是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范金融风险的必要手段。强化监管和包容创新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辩证统一的。当然,纵观金融发展史,如何实现两者的平衡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在创新与监管的“追赶游戏”中,金融创新似乎永远都是跑在前面,但监管不能落后太远,更不能落后太久。因此,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发展过程中,要把握好监管和创新的适度平衡。可考虑借鉴监管沙箱、监管科技等新理念和新工具,建立一套能够试错、容错、查错、纠错的包容性创新管理体系,给那些合规的、真正有价值的金融创新预留一定的空间。

三是坚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金融业是数据和知识密集型行业。长期以来,金融业在新兴技术应用方面既是积极推动者,也是直接受益者。当前,以机器学习、知识图谱、自然语言处理、生物特征识别、机器人流程自动化等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在支付、信贷、理财、保险、资产管理等金融场景的应用日益深入,在改进金融业务流程、优化金融投资决策、拓展金融服务广度深度精度等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同时也应该看到,人工智能在协助解决传统金融领域高成本、低效率、供需不匹配等一些老问题的同时,也带来了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算法歧视、伦理规范、责任主体认定等方面的新挑战。因此,技术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发展,不能靠技术创新单兵突进、包打天下,而应该推动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个轮子一起转,与时俱进地调整完善相应的法律规范、监管规则、自律标准等制度性安排,从而营造更加有利的技术条件和制度条件。

四是坚持科技规律和金融规律的统筹把握。理论和实践表明,一项关键性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渐进过程,但一旦越过某个技术临界点,又往往会呈现加速走向成熟和规模化应用的态势。因此,推进金融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要注重遵循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既不能忽视人工智能自身发展的成熟度以及与业务的契合度,过高估计技术应用可能带来的效益;也不能对技术发展态势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躺在过去的经验模式里不做任何研究储备和资源布局。同时,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并没有改变金融的功能属性和风险属性。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和发展,还必须遵循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注重将技术驱动的金融创新放在一个更加完整的经济金融周期内去观察和检验,不能只关注技术应用的短期效应,而忽视金融风险发生的滞后性。

五是坚持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的有机结合。放眼全球,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市场主体双向开放合作、多类型技术组合集成创新、多样化金融场景逐步深入等特点。英国、新加坡等国家依托监管沙箱、创新加速器等手段,为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创造包容性的监管环境。2017年底,金融稳定理事会针对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实践及其对金融市场和金融稳定的影响发布了研究报告,构建了一个相对全面系统的分析框架,并重点提示了金融业应用人工智能可能存在的第三方技术外包风险、复杂模型的可解释性和可审计性问题、隐私保护和网络安全等问题。以上这些国际实践经验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同时,我们也要客观认识到不同国家地区在金融发展、监管模式、制度环境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应该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实际出发,充分发挥我国数据资源丰富、应用需求巨大、技术能力加速积累的独特优势,抓紧补齐原生性创新不足、技术场景契合不紧密、数据开放共享不充分、个人信息保护不完善等短板,致力于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信息化时代要求的金融与人工智能融合发展之路。

推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发展,应切实加强风险防控,紧密结合金融场景,稳步夯实基础设施,持续完善标准规范,做好金融消费者保护。——李东荣

对策建议

总体来说,不论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人工智能还在不断发展演进之中,其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还处于相对初步的阶段。如何促进两者更好地融合发展仍然是一个开放性和前沿性命题,需要凝聚各方力量共同研究、统筹布局和稳步推进。在这个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切实加强风险防控。应坚持穿透式监管和一致性监管原则,以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外溢风险为导向,以算法有效性、功能适当性、机器行为合规性、投资者适当性等为重点,研究适用于智能投顾、智能量化交易等智能金融领域的业务规则,同时加强合作外包、数据治理等方面的技术监管,实现监管无死角、风险全覆盖。应探索运用机器学习、知识图谱等人工智能技术,与大数据云计算等进行优化组合,增强监管数据采集、整合、共享、运用的精确性和实时性,不断提升金融风险态势感知能力和监管科技水平。

二是紧密结合金融场景。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关键共性技术发展趋势,推动产学研用深度合作,鼓励金融界与科技界以建立联合实验室、加强行业智库合作、开展人才合作培养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互动,围绕实体经济需求和传统金融服务短板,科学遴选相对成熟可靠、安全稳定的适应性技术,应用到具有较高契合度的金融场景,由点及面地逐步深入,避免出现“拿着锤子找钉子”的应用误区。

三是稳步夯实基础设施。加强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法律制度和伦理规范研究,明确相关法律主体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统筹政府和市场多渠道资金投入,优先支持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重要成果转化应用、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等领域。探索建立规范统一的数据共享交换机制,依法合规推动金融领域跨部门数据开放共享。

四是持续完善标准规范。无规矩不成方圆。可考虑在国家人工智能标准总体框架下,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产业联盟作用,以增强规范性、安全性、可用性、互操作性为重点,推动灵活性高、适应性强的团体标准先行先试,逐步建立健全金融业应用人工智能领域涉及的基础通用、产品服务、行业管理、安全伦理等标准规范。同时,依托“一带一路”等国际化倡议,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标准和相关金融标准“走出去”,抢占国际标准制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

五是做好金融消费者保护。加快完善金融消费者保护、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和工作机制,提高举报、投诉、纠纷裁决等渠道的便捷性和可获得性。依托信息披露、风险提示等手段,增强智能金融服务全流程的透明度。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人工智能科普推广、基础数字技能培训等宣教活动,提升金融消费者金融素养和数字能力。同时,严厉打击以“智能金融”为名,实施违规营销宣传、商业欺诈等侵犯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作为国家行业自律组织,十分关注人工智能的技术应用和发展实践。一方面,积极探索人工智能在互联网金融产品设计、服务模式以及统计监测、风险预警等方面的应用,提高自律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另一方面,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汇聚各方力量和智慧,共同研究推动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应用的合规性和安全性。相信通过政府、市场和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将不断取得新发展、获得新成果、达到新高度,在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任务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编辑:张洁
关键字:     人工智能  金融  数字化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