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创新2.0
I T
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 >互联网•IT > 互联网+ > 互联网化 > 正文
王岩:相宜本草的多维度数字化生态系统
来源:ENI&一手  作者:王岩 2018-03-01 10:11:00
我们比较自豪的,是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数字生态,不管是从后端产品到我们包装上的一屏一码,再到前面的会员互动,会员互动从我们项目做完半年...

我们比较自豪的,是有一个相对完善的数字生态,不管是从后端产品到我们包装上的一屏一码,再到前面的会员互动,会员互动从我们项目做完半年的时间就积累了两百万的会员,这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所以你也会发现当你有了这些数据之后,才可以做更多的分析,更多维度的启发。

我们是怎么样把这些数据的价值发挥得更好。大家都知道双十一线上很忙,现在线下也不闲着,经销的数据在不同渠道里面如何实时汇总到总部,进行我们需要的数据处理,然后快速的把一些主题呈现出来给相应的业务来用,这个思路我想大家可能都有。我们怎么做的呢?我们有线下一部分数据来源跟KA的直连获取,还有一部分是线上平台电商数据的抓取,他们进入到同样的后台处理,按照我们预定的维度,门店的维度,产品系列的维度,功效的维度,还有它的销量整个不同取值区间,过程更多的分析主题,技术这一块我掠过时间有限。

我拿几个案例,双十一的预售做展示,我们当时10月初就开始了预售监控,把所有相关的品牌、旗舰店、品牌商的数据每天都做重点单品跟踪,通过这样来调整自己预售策略,帮助我们的电商团队更好的了解所有竞品的走势,在这些竞品积累之后,我们会发现它还有一些不对称,三年了我们做双十一的数据,放在一起做比较。预售阶段整体销量其实和最终双十一那一晚发布出来的销量,是有一个系数关系的,基本上是乘以5、6的关系,乘以5倍是最多的关系,我们不仅自己品牌是这样,其他两个品牌我们同行关注的也是非常惊人的是这样一个现象,所以我就说这是数据背后,大数据给我们带来的一个有意思的发现。这是我们双十一的一个大屏。

后面我们还有通过抓取平台消费者对我们产品不同维度的评价,而梳理出来的一个数字洞察的大屏。把我们自己的评论抓在一起不简单,但是我们做得更多的就是把我们17个相关的竞品网上的评论也抓在一起,所以当我们选择两个品牌一起对标的时候,就可以看到大家的差距我们差在哪里,从品类外观包装的评论,颜色、气味的到黏度等等,这种电商平台评论对化妆品的技术,也是我们这次项目的一个实践吧,没有现成的算法,也是我们和研发的人员一起把维度切出来之后,帮助我们做抓取的开发公司一起做了一个新的算法才实现出来的,这都是可以直接应用给所有的业务部门来马上用的。

好,总结下来,只是举了刚才两个例子,但是整个平台搭建也是分不同层次,像我刚才所说,我们抓取主要是销售数据不同渠道的,从各个品牌来讲述,然后竞品的价格数据,消费者的评论我们能够拿到的还有一些舆情信息,把它们都用同样的这种逻辑,去做数据处理之后来提供给不同的展示端,分析展示端刚才说的Tableau,还有大的管理驾驶仓评,还有手机端的移动BI,还有最后我们出的一些定向的分析报告。把这些表现形式综合出来之后,我们就可以告诉业务部门我们能帮你们做什么,能做价格监控,我们能做竞品分析,我们能做活动洞察和消费者评论等等,我觉得这是和业务部门融合在一起,所谓同频共振能够达到的一个效果,具体的架构有一些不一样实现的技术方式,但是整体上和我们消费者相关的合作伙伴经销商渠道原则上就是这么多,所以我们这套方案其实也是可以输出给别的品牌来借鉴或者是使用的。

可以做的文章很多,当你把这些数据都有效的整合在一起,实时在线放在一个大的平台之后,如果把它圈出不同的分析维度,就可以做很多文章,不仅仅单单是我们IT部门去使用,是所有的运营部门、管理部门等等,包括物流和运营,它们都可以使用的,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开放很多数据给它们去调用,刚才看到这个图,其实右边我们户发现所有的门店里面贡献80%,表上面黑色这个就是积累销售的量,其实是40%的门店贡献出来的,所以这类重点门店将来是可以核心去看的,这些都是数据积累之后产生出来的价值,当你把今年的数据放在一起可能看不出来问题的时候,同一个门店过去三年在同一个地区或者同一个时间段,它的销量变化等等,库存结构的变化,就有很多很多的意思,这就是我理解的数据化的意义能够做的事情。

还有一些通过微信我们实现出来的包括导购,导购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抓手,以前说是渠道为王,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是终端为王了。终端我们通过导购和消费者互动来产生销量,怎么样激励这些导购呢?我们做实时的激励,当她晒一个小单的时候,我们根据她参与晒单的给她五块钱、三块钱的实时奖励,每个门店拿了多少奖励,或者每个人、每个区域综合起来排名,也构成了一种竞赛型的形式,所以我觉得还是非常的有意思,游戏化运营的探索,这个友商也一直在问我们这个平台是怎么做出来的,技术上都可以讨论没有什么大的障碍,怎么样能够让你的管理层推进执行,新的轻应用,不需要APP也不需要什么登录密码之类的,就在我们微信来挂这样一个入口,是非常值得大家去思考和交流的。

刚才说了一下现在的实践,实践之后包括前面的探索下来,我觉得最多数字化转型经验做总结来说,数字化转型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不是一个部门的事情,所以我们CIO也好或者是IT负责人也好,要有搞定一把手,能够向上去影响,得到更多的资源和支持,才能让团队的工作更有效和高效。第二我觉得我们也不要把自己单独定义为IT,我觉得数据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抓手,当我们有了数据就像财务和HR手中有了自己这种权力,代表的是资方。我们IT以前一直不完全代表资方,那么今天数据是我们一个企业最核心的资产,我们请企业来看管、管理这些数据,其实我们也是有资方资质的,我觉得对于推动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工作,是可以作为我们的资源区加以利用的。第三个就是数字职能的这种出现,IT确实只能推动,其他的部门会相对比较落后,相对的反应慢一些,没有关系,我觉得我们应该用积极态度去影响别的部门合作的部门去引领这个文化的推进,如果我们不去做,我们等着别人去做,我估计也没有谁能做得更好。

拥抱新技术,云包括高级点的AI等等,移动化的等等,我觉得我们的挑战还是很大的,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把最合适新的技术掌握了解之后,做第一层的筛选,推荐给业务部门,用最短的时间,最合理的方式去应用它,最终这个核心还是找到能够数据中寻找出价值的人和我们一起合作。我们将这些人传递给业务在价值上让大家看到数字化转型或者是IT、BT带来的这种可见的利益。前面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今天我觉得是一个尝试,大家有什么需要互动、提问的环节没有,谢谢大家。

编辑:赵贤慧
关键字: 数字化转型  相宜本草  CIO  王岩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