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创新2.0
I T
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 >互联网•IT > 云计算 > 云应用 > 正文
DaoCloudCEO陈齐彦:数字化VS信息化,不一样的逻辑
来源:ENI经济和信息化网  作者:ENI 2019-04-23 09:11:00
当下,工业互联网迅速发展,为制造业的智能转型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但陈齐彦认为其中涉及到的某些技术依旧是落后的技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应该是互联网架构、平台架构,而不是传统的信息化架构。

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商业世界,新的商业模式和颠覆式创新不断涌现,产业边界日渐模糊,内外部环境的数字化决定了数字化转型的速度与效果。预计到2021年,40%的IT人员将成为多面手,担任多种角色,其中大多数与商业而非技术相关。在企业层面,技术与商业模式、业务能力的结合是现阶段的重要突破点,而如何利用创新技术驭变商业革新,突围数字阵地是以企业CIO为代表的企业管理人员需要重点投入的解决思路。

日前,ENI记者采访了上海道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DaoCloud”)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陈齐彦,他谈到“数字化本质上的问题其实还是IT技术的延伸,但是它对IT技术本身要求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就是IT已经不是站在一个后台的服务决策里,而是正在慢慢走向前台。”

上海道客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14 年底,公司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以云计算人工智能为底座构建数字化操作系统,为实体经济赋能,推动传统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成立迄今,公司已在金融科技、先进制造、智能汽车、零售网点、城市大脑等多个领域深耕,标杆客户包括上汽集团、浦发银行、东风汽车、海尔集团、金拱门(麦当劳)等。目前,公司已完成了 B 轮超亿元融资,被誉为科技领域准独角兽企业。

数字化VS信息化,不一样的逻辑

”大概在一年前,我们发现企业CIO等管理者关于‘信息化’内容的讨论越来越少,关注‘数字化’、‘互联网化’等理论的内容越来越多。业内似乎普遍感到比较焦虑,信息化和数字化、互联网化的区别是什么?究竟该如何去做?数字化对企业来讲究竟意味着什么?”。谈及这些内容,陈齐彦表示,无论是数字化还是互联网化都需要跟产业结合落地,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必须意识到数字化与信息化的逻辑是不一样的。

那么,数字化和信息化的逻辑到底有什么区别?陈齐彦表示,信息化是求稳、求安全、求规划治理,而数字化最高优先级别是迭代能力。迭代是一种创新的载体,关乎企业能不能很快把想象中的业务场景实现并交付到应用端。其中的迭代能力不是指开发人员的迭代,而是整个业务交付的迭代。

另外,在信息化推进过程中,我们潜意识中是接受设备在有些情况下是可以停机的,维护保养等都是可以理解的。但在数字化的场景中,没有一个系统是可以停机的,即企业对业务系统的要求突然出现了一个感觉在理论上不会实现的可能性,叫做“永远可用”,这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个巨大的跨越。

“原来我们会认为IT系统的成长都是可以规划设计出来的,即提前预估大概会有多少用户,提前买好服务器,找软件开发商做性能压测。当然大部分企业的增长速度不会超过摩尔定律的,所以只要摩尔定律始终奏效,IT系统总归是可以支持的。但今天企业碰到的很多业务形态是几倍于摩尔定律,甚至是指数级的摩尔定律,那该怎么办呢?”陈齐彦说,“所以这就是被大家广为认同的未来趋势:横向扩展能力。也就是说,摩尔定律已经帮不了我们的前提下。我们无法在纵向空间上找能力,而是要从横向空间上找能力。”

这其中就涉及到了传统信息化建设与数字化建设的逻辑不同,传统信息化建设的逻辑是烟囱式的,数字化的逻辑是扁平式的、平台式的,二者截然不同。陈齐彦说:“DaoCloud在深耕行业的过程中,发现解决企业数字化问题其实就是解决企业的核心逻辑问题。对于企业来讲,“互联网+”或数字化转型,首先要梳理清楚传统信息化和数字化两个概念的区别。原来很多企业会认为数字化、互联网化和信息化是一个概念,但其实二者在本质逻辑上就不一样,导致其科技落地形态也会不一样。”

当下,工业互联网迅速发展,为制造业的智能转型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但陈齐彦认为其中涉及到的某些技术依旧是落后的技术。工业互联网的基础应该是互联网架构、平台架构,而不是传统的信息化架构。而工业属性的应用形态如果不是基于数字化的逻辑,不是按照平台架构来做的,那后续企业想实现的数字化工厂、C2M、物联网等场景其实做不下去的。另外,企业以往对信息化的关注多集中于应用侧,或显性的基础创新,并没有在系统侧上进行积累或创新。所以在工业互联网起步发展的阶段,企业关注的本质还是在一些简单的应用侧需求上,没有真正的从平台架构逻辑去梳理工业互联网跟互联网之间的嫁接关系。

编辑:田苗
关键字:     数字化    信息化  智能转型  工业互联网  数字技术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