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创新2.0
I T
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 >产经•城市 > 产经 > 工业4.0 > 正文
中国制造收购日本造 汽车零部件进入蓝海深处
来源:知识自动化  :佚名 2017-07-04 09:30:28
上周,日本知名汽车安全气囊供应商高田公司的破产,成为市场关注焦点。随后,美国买家的中国东家,也成为焦点。

日本制造最大破产案

6月26日,因安全气囊召回深陷经营困境的高田向东京地方法院申请破产保护,全球21家海外附属公司,也一并破产。东京证交所决定,从6月27日起将高田股票摘牌退市。

“汽车安全气囊召回”已缠绕了高田近十年之久,由于应对不利,有着八十多年历史的日本公司终于不堪重负。据称债务规模超过100亿美元,创下日本制造业二战后破产规模纪录。由此,这起破产成为日本史上最大规模制造业破产案。

高田占据全球安全气囊20%的市场份额,在全球排名第二,仅次于德国的奥托立夫(30%的市场占有率),与丰田、本田、福特、宝马等多家汽车厂家有长期稳定合作关系,曾经是业内公认的“安全的象征”。

实际上,高田的最终破产并不令人感到特别惊讶。近几年高田的安全气囊大批量出现安全问题,其使用的气囊充气物质如果长时间暴露在高湿度和高温度的环境中,会引发爆炸,致使金属碎片飞向汽车内乘客,其安全气囊问题已导致全球17人死亡和100多人受伤。

创立1933年的高田公司,曾被业内誉为“安全的象征”。最早,高田主要从事纺织业,采用编织技术生产救生索。1960年研发出首例两点式安全带,开始逐步在安全备件领域崭露头角。随后高田在1987年正式开始生产安全气囊,居于世界第二大汽车安全产品生产商。

《日本经济新闻》评论指出,一家具有84年历史的老牌制造企业正式退出历史舞台,令市场感到遗憾。

气囊问题早在10多年前就有报道,但高田迟迟给予重视,主要原因在于背靠大企业的日本式经营体系,缺乏对消费者的关注和危机意识。这也是很多日本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田破产会引起连锁反应,造成其他大量的汽车零件分包商的业绩恶化,甚至引发日本部分地区的就业发生下滑。日本经产大臣世耕弘成表示,日本政府已下达指示启动针对与高田进行交易的中小企业的担保制度,提供周转资金,为这些企业随时备好临时支援,防止陷入连环破产的恶性循环局面。

美国买家浮出水面

同日,美国百利得汽车安全系统(KSS)公司宣布与高田达成了高田破产后资产购买意向协议。KSS是全球顶级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之一,将以16亿美元收购高田主要业务,包括座椅安全带、儿童安全座椅等。双方已签订《谅解备忘录》。

根据21世纪经济报的报道,此次交易是针对高田破产后的资产,因此可以避免相关债务和诉讼风险。KSS购买资产,支付给高田的破产管理委员会,用于处理赔偿和诉讼,后续如何处理安全气囊召回与新买家KSS并无关系。这使得KSS可以集中精力,发展业务。

随着高田事故频出和安全气囊的不断召回,也使汽车安全市场格局发生变化。

高田流失的客户正在面临着被其他三大汽车安全系统供应商奥托立夫、天合、KSS的蚕食。

在2016年,KSS业绩发展很好,获得近50亿美元的新增订单,并开拓了更多项目和客户。如果并购成功,借助于高田全球的厂房、设施, KSS的整个产能将有很大的。

KSS下一步将与有关14家整车厂商签署相关协议,保证与高田安全气囊召回事件的风险隔离和未来订单的可持续性。这些企业包括日本、北美和欧洲主要的汽车厂商,如宝马、奔驰、大众、福特、通用、丰田、本田和尼桑等有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当然,最终协议能否签订取决于公司后续尽职调查及谈判,并需要与全球主要的14家整车厂商以及高田破产管理委员会达成一致,因此该收购要约仍然存在变数。

强行拉开世界的门

随后浮出水面的是KSS母公司,中国均胜电子公司。宁波均胜,刚刚在去年2月份对美国百利得汽车安全系统KSS发出60亿人民币的收购要约。百利得是全球第四的汽车安全系统公司,规模小于德国奥托立夫、日本高田、美国天合TRW,是全球汽车零部件的百强之一。此次并购,在去年6月顺利获得通过。而就在成功收购百利得的当天,均胜丝毫没有给人留下换气的机会,就宣布KSS将参与收购高田气囊。

按照《君临》公众号的说法是,全球最强大且封闭的汽车生态链,即将闯进一个野蛮人。

一直以来,全球汽车工业都被日本、德国、美国三强牢牢把持着,根据《美国汽车新闻》发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百强榜,2016年上榜的100家公司里,日本、美国、德国三国合计73家公司,处于垄断者的地位。

而日本的生态圈,最为封闭,借助于子公司对于高田气囊的收购,均胜电子将有机会进入这样一个生态圈。

这个世界永远留着全新的机会。虽然瑞典奥托立夫Autoliv急于参与收购高田,但以其世界第一的30%的份额,收购高田之后,将成为安全系统的绝对垄断者,这对于任何汽车整车厂,都最不原意看到的局面。

于是,机会留给了排名第四小弟百利得。百利得的年营收规模只有15亿美元,不到高田的三分之一。但微妙的局面,使得百利得已被列为优先的候选竞购方。

现在,百利得对于高田的并购正处于最佳位置和时点。如果能够吃下高田,均胜电子的业务规模达到80亿美元,在安全系统份额上逼近全球排名第一的奥托立夫。这是均胜电子在全球供应链提升的最好机会,其客户渠道将覆盖全球所有汽车公司。更为重要的是,这将能够打入壁垒最深的日本汽车市场。这一点,令这次并购案意味深长。

这个创立于2004年,寿命不到13年的本土公司,创出了一条拓展国际江湖的技术收购之路。

均胜电子是一家总部位于宁波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2016年实现营收约186亿元,同比增长130%。最值得关注的是其凌厉的国际攻势,该公司2011年后接连收购了汽车电子公司德国普瑞PREH、德国机器人公司IMA、德国QUIN,2016年通过并购KSS和德国TS(现PCC)进入汽车安全和车联网领域。

在工业文明最大的象征领域——汽车工业,均胜电子正在认真地进入汽车零部件的顶级企业行列之中。其娴熟的国际化并购策略,或许是中国制造走向强大的一条最快的路。

编辑:吴莹娟
关键字:     汽车  智能装备  自动化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