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创新2.0
I T
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 >产经•城市 > 产经 > 工业4.0 > 正文
李华:企业数字化转型需实现数据有效精准呈现
来源:ENI经济和信息化网  作者:李华 2018-04-13 20:21:00
工业信息化应具备的结构,流程基本上就是这样,工业化定制或者我们工业化的设置,我们是有工艺、商业布局产生了两条线,一个是生产工艺,再一个就是设备安装,就是生产线。生产线我们看其实是设备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规范,包括订单计划,最后按流程再进行监督以后,按照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一个是产品质量与产线的关系,再一个就是企业制造中关键数据的载体是什么。如果再翻回这张图的时候,刚才说了两个问题,第一是产品质量与产线的关系,一个就是在制造型企业里面我们的数据载体。其实在六十年前本田已经告诉你的数据载体了,工程的流动化其实是自动化,以必要数决定节拍时间,透工程领取,这要判断管理,其中这种物的同期化,人的是多能工化,工程的数字仿真。

数字化转型里面,真正的在生产业、制造业里,你的载体就是设备。我们所说的产线与产品价值这种关系,可以看一下以制造的方法来改变成本,让我们彻底排除浪费,然后追求真正的效益,这三年组合起来就是产品是制造出来,只有提高产品,治理就是生产质量才能保证你有足够的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是按符合工艺加工以后达到的一个基定的目标,达到良品率90%,还是80%,这是在设计能力的时候做了一些预判,我们生产的时候是不是严格的按100%的工艺进行了执行,设备的加工能力是不是100%的实现了加工的精准。这就决定了你最终产品质量到底是20%还是80%。

我们一般的用质量来倒推生产节点,这是一个比较不经济非常浪费的一件事情。其实两条步骤是同时走的,如果说打通了生产线上的数据以后,质量是可以时时进行监控和分析的,发现异常点之后及时制止,或者及时的改变就可以解决问题。最起码可以精准的去解决某些关键质量节点的问题,数据的载体是什么呢,大家一讲智能制造,就说MES,我现在讲MES只是智能制造其中的一个环节而已,毕竟MES是以排产为主,它一定是你去纵观一下自己的企业或者周边的企业,MES总是生产运营部,生产运营部协同销售部根据订单来推送的多批量小批额,然后柔性制造

真正的一个大型企业,如果说它的生产线都是可以在家里面随时就可以定制改变设备的,这个生产线基本上就不存在,原因是什么?因为你的生产线的标准化已经决定了你生产某些东西一定的长宽高度,其实你改变的东西是颜色,或者某一个边角度,这个某一个边角度,往往是可以柔性制造跟联合生产的。

我们举一个例子,一个洗衣机加工厂,如果说个性化定制的话,你要定制一个,我给你加五十万,为什么呢?因为毕竟制造一定是满足65%以上人标准的生产才叫制造。如果说我们可以满足每一个人那叫作坊,那不叫企业,那叫作坊。我们可以说手工,我们玩陶泥的那个工坊,可以满足95%以上的人需求的设计。

产品质量跟生产质量这是两件事,产品质量一定是在有足够的生产质量的保证下才能体现出来的结果。而不是说你连你的生产环境都不能确定,那你生产的加工能力不能确定的时候,你就能要求一个足够高的产品质量叫无产。

我们看一下制造里的数字载体,传统的跟新的,大家都说了新的载体其实是以设备状态及产线的生产能力作为可监控的数字载体,通过有效的手段抓取生产数据,应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并以有效的形式及时的呈现。呈现达到最终的精益生产。产品质量反映了生产质量,那生产质量一定决定产品质量。

这是我们传统里面大家都可以认知的一个数据流的流转的方式。第一个是产品的工艺设计仿真,第二是产品的计划与排产,在这个时候要有数据可视化,数据可视化的原因是我们不管从设计也好还是排产以后,一定要变成数据的,这个东西的执行过程一定要有数据支撑,如果没有数据支撑的话,这个东西就有可能断条,然后就变成一个差距,你可能找不出来你的分析源。一定要有预警分析,然后做有流程对策,达到目标再进行生产,最后是销售分工。这个环节是可以进行闭环的跟踪,但是数据的可视化跟预警及预知,这一定是我们现在在数字化转型里面一定要做的两个方向。

工业信息化应具备的结构,流程基本上就是这样,工业化定制或者我们工业化的设置,我们是有工艺、商业布局产生了两条线,一个是生产工艺,再一个就是设备安装,就是生产线。生产线我们看其实是设备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规范,包括订单计划,最后按流程再进行监督以后,按照生产线生产出来的产品。

这个产品里面又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产品质量,一个是生产质量,最终能达到你的准确产能。如果这两块缺失的话,其实你也可以出来产能,那个产品到底是什么样,大家也都不知道,通过产品的话有两种,一种是我们通过分析之后进行再加工,再进行二次重造。再一种就是销售通过终端客户反馈回来,通过品质管理的手段再经过技术规范,再回到你的生产主线,就是这两种。

我们做了几次评测,评测完了以后我们用数字化转型,我们也测算了别的企业,基本上我们可以达到5%到15%的这种可效能提升,不管是生产效益还是成本,还是用质量的工艺,基本上是5%到15%,最惨也要有5%的提升,最起码你能管住一些人了,最起码你能再用节拍关注了,包括你的物料的基本的发放,这些其实就是降低产能,最差我们可以达到5%到15%。

这个是数字化的一个分析,基本上预测差不多了,通过差距型算法的控制的企业将实现5%到15%,收入增长。这个还是比较准确的。这就是我一直说的四个点,我跟很多专家聊过这个事,他们觉得你这讲的太简单,不够高大上,其实把这四点做好了,你的工业信息化跟数字化转型也就做好了。这是为什么?

第一点可视,把生产跟管理之间,包括制造工艺的所有的环节变成以数字化呈现的这种可视化,这样你才知道我缺什么,握有什么,我还差什么,我应该怎么做。管理有依,管理有据,依据从哪儿来,是从可视化来的。

第二是可控,控放在很多技防、人防、归论防还是工艺防,甚至法律防这种手段不一定是以我要做生产设计,做先进的生产设备来实现,我只要实现智能化的时候我就可以进行有管理的支撑。

第三点就是可预知,我知道我缺什么了,再防范,最后再对这个东西的结果进行预判,或者进行跟踪,就可以达到预知,也就有可能解决一些在某些点上的突变,是不是就可以有应急的方法,最后干完这三件事,才可以说你自己是不是,可以智能制造,就是才可以谈。如果没有前面三点的话,我们基本不要谈智能制造的事,能把自动化做好已经谢天谢地了,千万别折腾自己。

总而言之就是如何将数据有效准确的呈现,实现数字化,这就是我们在数字化转型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观念。

编辑:张洁
关键字:     数字化转型  MES  李华  大数据  信息化  智能制造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