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创新2.0
I T
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 >产经•城市 > 产经 > 工业4.0 > 正文
赵超:流程驱动信息化特点:关注过程而不是享受成果
来源:ENI&一手  作者:赵超 2018-08-24 12:35:37
工业经济时代是基于流程驱动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流程又多是在信息系统中事先设计好的,这也是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价值所在;加之,企业设计流程的往往是管理相关的专家,而不是业务部门的人。因此,最终的结果是管控由流程来搞定, 而业务效率和价值却无从体现。

在关乎企业IT建设理念和概念的频繁更迭中,有不少是基于市场的需要,对于企业来讲并非有什么实际的价值。而对于一些真正会给企业带来革新的方法论,又往会被标签化。或者说, 业界人士多数会感觉到有所不同,但又很难界定清楚。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关系应该就是难以界定的那一部分。

之所以说找到了一些灵感,这其间一方面是数字化业务发展的过程,让赵超有了更多的思考。另外一方面也是基于大多数IT人是有服务于用户,提升用户体验的意识,但具体落实过程中却又难如人意。工业经济时代是基于流程驱动的信息化建设思路,流程又多是在信息系统中事先设计好的,这也是信息化、标准化、规范化的价值所在;加之,企业设计流程的往往是管理相关的专家,而不是业务部门的人。因此,最终的结果是管控由流程来搞定, 而业务效率和价值却无从体现。如果再顺着原有信息化的基调前行, 结果很可能导致管控力度的无底线细化, 继而造成业务流程效率低下。

“过去信息化的特点就是关注流程,而不是享受流程带来的成果和产生的服务”,谈及这个观点的同时,赵超也提到并非只是企业意识决定,很多是系统固化的。以ERP系统的采购流程为例,从采购申请到采购订单、收货、发票检验,最后付款,它其实就是这五大节点构成的逻辑线,哪一个节点不合规,这个流程都走不下去。虽然也会提供一些可配置性,比如先收货、后做发票检验,或者说见单做帐,但这种配置调整是非常有限的。在信息化持续深入地过程中我们可以进一步细化此逻辑线, 但真正代表用户需求和业务逻辑的其实是这五大节点各自产生的过程。即订单是怎么生成的,发票从开票,到签收,到记账的全过程。 形象一点的话,这些业务的长成及充实过程和核心管控逻辑线可以看成一张鱼骨图。主干骨是为了支撑整个控制过程的完整性,支脉则是为了长肉,即有价值。

编辑:张洁
关键字:     数字化  信息化  ERP  赵超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