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创新2.0
I T
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 >互联网•IT > 互联网+ > 互联网化 > 正文
王爱民:数字化转型背后的思维轨迹
来源:智能制造随笔  作者:王爱民 2020-03-05 10:32:41
数字化转型一直在路上,但是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已经有一些非常好的实践,将来一定更好的爆发式发展,质疑发展过程当中提出的一些理念技术,也是需要仔细斟酌对待的。

在智能制造的旗帜下,言必称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当然了,这个不是贬义。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其实带来的是思维方式的变化。说一下自己的体会和思考吧。

(1)单纯的利用数字化技术提高效率只是落了下乘,更加值得追求的是提高经营效益指标。

其实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年的信息化工作,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企业现有运行模式的计算机化,将流程更加的规范,提高业务周转的效率,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转”的味道并不浓厚,更多的是照搬、固化乃至精细化现有的生产管理业务。当然了,如果企业的现有生产管理水平在手工模式下面就是很好的,比如贯彻了精益等等生产管理的思想,那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实现锦上添花,也是一种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在当前的语境下,其实我们更大量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在现有手工粗放生产管理水平现状下,通过数字化转型其实是一种跨越式的提升,或者心里是存有了一种换道超车或者弯道超车的期望。

如果说之前的信息化工作更多的是关注于技术方面,甚至有可能迷失在各种技术烟雾里面,现在的数字化转型,其实具有拨乱反正的一种效果,最主要的是让我们重新审视企业的经营效益指标,并以此为驱动来建设我们的数字化业务管控系统。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提的透明化可视化,就要突出我们的目的,我们一定是面向我们的经营效益指标,为了生产效率和生产协调而进行透明化和可视化工作的。直白一点说,就是建立我们的指标与生产管理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能够方便的自上而下的钻取获得各种数据。这就是一面照妖镜,能够将我们不必要的生产管理流程及其数据的有效性显现出来,比如之前被诟病的设备数据采集,如果这些数据采集之后只是为了花里胡哨的展示一下,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对于企业来说,其安身立命是提供更高精度更高质量更高客户满意度的产品,所有的指标都是为这个目的来服务的,与产品生产密切相关的数据也应该为此来服务。

(2)数字化转型,我们当然得利用”数字化”的优势

与照搬现有模式的信息化不同,既然提到了数字化转型,那我们就应该充分的利用数字化的优势,当然了,其归宿仍然是为了提高企业竞争力来提供支持。

数字化的一个优势就是连接与贯通更加方便。比如打通设计工艺生产甚至全生命周期的,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或者数字主线乃至数字孪生,都是应运而起自然发生的。

比如现在运用很多的服务型制造,就是充分利用数字化的,直接介入到客户的使用过程,为自己的产品增加外延价值。

比如,促进用户介入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过程当中,类似海尔提出的那个cosmoplate平台,从而追求大规模定制生产。

比如以龙头企业和垂直行业为重点建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以生态的形式将数字化业务管控系统从范围和深度进一步集成和融合。

数字化的优势也体现在我们数字化业务管控系统的形态。传统的数字化业务管控系统多属于一种厚重的系统,但是企业的生产和管理业务总是在持续的发生变化,从而导致传统的数字化业务管控系统,在面对动态性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难以调整和适应。

比如目前衍生的中台技术,不管是数据中台、流程中台或业务中台等,其实跟之前信息化进入深度状态时所提的统一或单一信息源只有异曲同工的效果,只是当时受限于一些技术条件并没有实现,或者说当时提出的,统一信息模型,更多的是一种指导规范而不是物化落地,而现在数字化技术已经可以支撑这方面的应用,从而对数字化业务管控系统新模式发展提供了支持。

比如目前基于私有云或公有云基础上面向企业应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通过将原先业务紧耦合关联形式下的系统形态,转变为基于,服务化或操作机制的松耦合形态,不仅有利于快速的模块化迭代开发,也有利于降低前台应用的复杂性。

数字化转型一直在路上,但是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已经有一些非常好的实践,将来一定更好的爆发式发展,质疑发展过程当中提出的一些理念技术,也是需要仔细斟酌对待的。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张颖
关键字:       数字化  制造业  王爱民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