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上海市政院陆惠丰:新基建将加速“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来源:赛文交通网  作者: 2021-04-15 11:10:26
“商业化运作模式将催生新基建设施运营、数据服务提供商”。日前,在智慧交管产业发展论坛上,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第一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陆惠丰分享了“新基建背景下的交通管理技术应用”主题演讲。

“商业化运作模式将催生新基建设施运营、数据服务提供商”。日前,在智慧交管产业发展论坛上,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第一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陆惠丰分享了“新基建背景下的交通管理技术应用”主题演讲。

陆惠丰认为,新基建加速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政府掌握着大量的城市运行数据,更应注重数据价值的社会服务性。

以下为陆惠丰的演讲实录:

我报告的题目是:“新基建背景下的交通管理技术应用”,是从设计院的角度,把我们目前工作当中碰到的一些问题、一些想法跟大家做个交流。

一、新基建建设背景

我们先看一下新基建的概念,是从2018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上,首次提出新基建,在后来两三年当中,新基建作为拉动经济的一种手段不断被提出来。

2021年3月12日,在“十四五”规划当中明确写到,“布局建设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新型基础设施”,这三个基础设施构成新基建。

新基建到底是什么内容?

实际上从它的定义来看,信息基础设施,大家很清楚,5G、工业互联网等;融合类的基础设施,指泛应用的,带应用性、专业性的,比如智能交通融合的基础设施,就是属于融合型的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是哪一类呢?这类可能是支撑一些科学研究,重大科研方面的基础设施。

所以有三种基础设施,如果讲技术,大家都不陌生,5G、物联网云计算等等,对于概念大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二、新基建关键技术

具体有哪些技术?这张图的技术大家应该都不陌生,相关技术具备的特点上图都有表示。

虽然概念没有变化,但是每个阶段的维度、深度不同,可能去年是5G,今年还是5G,可能某一个性能指标提高了一点点,肯定还是5G,所以说它的维度和深度在不断变化,概念还是一样的。

三、交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对交通管理来讲的话,面临哪些具体的挑战?

交通管理不能以罚代管,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并借助道路全要素融合数据,针对道路交通事故、事件,做到场景动态还原,事后进行责任认定与处罚。

新基建加速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这个口号也不是刚刚提出来的,我们一直在实践这样的过程,政府掌握了大量的数据,怎么样把这些数据不断为社会服务。我认为,新基建、数字化将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在推进。

交通管理的内容还是一样,交通秩序、交通安全、交通保卫、车驾管理等等。新基建下的一些挑战,可能在深度和维度上的要求更高了,对于这些个性化、精细化、定制化内容,我们对这个概念不陌生,像场景化最近提的也比较多,希望还原一些事件的场景。

对公众来讲,他要知道一些具体的细节和实际发生的事情,有知情权。比如去年高速公路视频上云,也是要把视频放到公有云上,让老百姓自己去看、去了解,场景化的要求更高了。还有一些跨区的联动,像长三角,上海、浙江、江苏,三个区域的联动,这一块是目前正在进行的,最终是提高服务意识。

四、交通管理技术应用分析

交通管理的技术应用分析,(上图)左边这一块内容是从一个设计院的角度,可能碰到、正在做的,或者希望以后能去做的一些事情,(上图)右边这块内容是采用不同技术来解决这些需求。

1、现在对非机动车管控比较严,有嘉宾也说过,城管一撤,非机动车的交通事故上升很快,靠人治,我们希望现在非机动车也要通过技术手段来管理,包括不戴头盔、逆行、闯红灯,等等。

上海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有些区域是发一些定制的马甲,马甲上标编号,快递小哥都要穿上马甲才能在路上开车,通过道路上的采集设施对其进行研判,有没有违法行为。现在对于非机动车道监管比以前高的多,因为在外卖小哥身上体现出了时间就是金钱,他们开得飞快,事故也很多。

2.对机动车驾驶人行为的监管程度,也比以前高。比如开车打电话、不系安全带,非法变道、加塞,快车道慢行(低于规定车速)等等,如何用现在的采集手段来解决这样问题呢。

3.对现在一些信控路口可变车道精细化的要求也提高了,比如信控路口,特别严重的一个问题是绿灯情况下的智能路口堵住了,一个点会造成一个面的交通拥堵。上海地区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在执法中会要求对这种情况去进行判断,虽然是绿灯,你要判断能不能通过这个路口,如果不能通过这个路口,你仍然闯过去,执法还是要对你进行处罚。经过上海实践情况来看,一种处罚手段可以改变一种驾车行为,现在这种现象就好了很多。

主要是对交通设施的一些检测,未来的车联网,会对交通设施的标准性、规范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否则开车就不安全。我们要利用现有资源,开始往这方面发展,拓展到对交通环境的检测。

7.可以往车辆管理的角度去延伸,包括非法改装车,还有冒黑烟的现象。比如有一个场景,在上坡的路段,用视频来检测冒黑烟的车,抓捕率很高,完全可以用现在的技术手段做到这些应用。

五、新基建应用场景(交管)

首先,我想谈一下,智慧合杆。

上海已经推行几年智慧合杆整治,每年大概有150-200公里的合杆,所以(上图)这张小图上就可以看到合杆,把所有交通设施都整合上去,估计上海还要3-5年改造完,上海在这方面还是走在全国前面的。这样一个产业,这样一个资产如何管理,实际上管理问题难于技术问题,当然技术上也需要克服一些平台化、融合化、数字化等等,技术问题相对来说比较好解决。

智慧道路概念的涵盖范围广,未来需建立智慧道路技术等级机制,并考虑不同等级道路的应用场景,指导基础设施的升级。

智慧道路,跟车辆一样,也有五级之分,作为设计单位来讲,在设计的时候需要了解需求,然后按照等级来进行有规划的实施。

从整个新基建的角度来说,基础设施到底有哪些类型,我们也进行了梳理。有客流检测设施、车流检测设施、车路协同通讯设备、新能源车充电设施、电网基础设施、高精度定位设施、环境检测设施、道路健康检测设备、网联基础设施等等。

第二个场景是车路协同。

车路协同目前仍然是一个试验阶段,更多的是对一种特殊的车辆在进行实践。目前还从来没有对校车、急救车是怎么进行处理的介绍,外部设施布设可能都是一样的,但是边缘计算、中心平台计算、测算很可能是不同的。

基于道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改造与全要素升级,借助LTE-V2X技术构建广泛覆盖的车用无线通信网,打造车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推动车联网设施的进一步部署(提高网联汽车的渗透率),实现车路协同与智慧交通的协同。

基于精准、动态、实时交通数据集(覆盖流量、车速、排队长度等),运用边缘与云端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助力信号控制系统能力提升,提高道路智慧化水平和通勤效率。

针对公交、巴士、校车等营运车辆,部署车载智能网联设备,推动I2V应用技术落地,实现特定车辆的优先通行,改善乘坐舒适性、降低燃油或电力消耗。

这是车和路智能化匹配的图,前面道路有5级,车也有5级,这里面就是车和路如何匹配的问题,道路从数字化标识到最后大交通元素全联网(5G)。

这里展示的是,车路协同和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上面还有几个关键平台。

这张表,是我们在一些项目当中,对车路协同所需要的一些设施进行布设,当然这些设施可能不完全一致。

这是整个效果,车路协同会给大家不一样的出行体验。

最后一个场景是数据服务。

数据为新基建的核心,协同、融合、智能、安全、开放成为数据基础设施的发展趋势;新基建将加速信息系统整合、信息融合及数据赋能进程;完善交管信息模型平台和运营管理服务平台,构建城市交管数据资源服务体系。

数据服务这一块,我想提提脱敏数据的商业应用,对政府来讲,是不是可以在这方面做应用,政府的数据要为大众服务,有些数据还要有一些维度,怎么脱敏、怎么清洗的问题。

六、总结与展望

从两方面来讲:

一方面,我认为新基建将来可能是社会资本参与度会提高,因为新基建更多产生的是数据,我认为社会资本对数据的关注和敏感度会比政府高一些,政府是职能性,商业运作,社会资本需要道德的制约,不能拿了数据随便用,侵犯隐私的现象不能出现,我认为双方是一个制约和反制约的关系,还是希望社会资本来推动新基建的建设。

另一方面,是从技术角度来讲,打造道路交通数字孪生平台(CIM),承载高频多维高精时空数据。数据是未来城市建设的核心,交通管理采集和产生的数据,是数字孪生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跨行业数据共享和复用,才能释放数据真正的价值。

编辑:史晨宇
关键字:   智慧交通  新基建  数字化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