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一拖集团5G+工业互联网应用:从场景到平台
来源:澎湃新闻谢祖墀  作者: 谢祖墀 2021-07-06 11:48:32
月初,华为鸿蒙2.0发布,对于全球移动通讯和计算机市场,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事件,意味着华为将不再依赖于安卓系统。当传统经济未来将走向算法经济,华为大力发展软件业务,以期待获得企业新的竞争优势。

业发展历程中多次出现的,所以企业的边界也是可不断的调整的。

“战略第三条路”的一个核心理念是:企业的业务边界是可移动的,而移动的方式是可规划的。

边界的移动与否取决于企业在面对新的机会时决定是否跳跃。

企业不应盲目延伸自身的业务边界,否则就会变成“多元化”,但也应考虑是否让自己的业务边界在无论外界发生什么改变的情况下都一成不变或只做稍微调整,即聚焦“核心竞争力”。

在面临是否跳跃与选择其方向和时机之时,企业战略是动态的,企业必须要对自己的核心和边缘业务有着明确的判断。

企业如果选择跳跃,从原有业务跳到新的业务,那么其边界就会发生改变;如果企业选择多次跳跃,则其业务边界就会随之不断延伸。

当企业通过自建、并购或借助生态系统等多种方式成功跳跃后,它会在新的领域不断地重塑业务边界,不断地进行动态调整。在这动态调整的过程中,企业的边界会扩张、膨胀,也有可能收缩。

企业业务的边界是企业在机会和可获取能力之间对比和博弈之后得出的结果。因此边界从本质来讲也是动态的,理论上不可能是绝对无限的,但也不可能是绝对有限的。

无限与有限之间的动态平衡与调整就是现代动态战略的最核心理念。

“战略第三条路”的思考在2000年代初期开始酝酿,2010年代初期形成雏形,至2014年正式提出。在2020年8月出版的由我和黄昱合撰的《竞争新边界》的一书中,我们对“战略第三条路:适时、连续跳跃的战略思考”和框架作了详细和条理性的介绍。

2. 新发展格局下的战略第三条路

在过去,机会的出现于正常情况中是自然有机会出现的。故此,“边界 = 机会 vs. 能力”的规律一般而言是正常发生的。

不过过去几年在全球格局中的巨大变化,特别在地缘政治方面,让上述规律受到了人为的干预。地缘政治或其他相关因素为企业战略提供了两个新条件。

第一是约束因素,地缘政治可以约束新的机会的出现或把原有的机会减少甚至取替。

第二是机会的出现可以是被动(非主动)而产生的。换句话说,机会是可以被迫出来的。

华为进入软件的战略决定很明显是由于美国政府对它的硬件,特别是核心零部件供应的制裁,令华为不得不考虑寻找下一个机会,亦将其业务边界重整。

任正非说得好: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讲过:‘伟大的将军们,是在茫茫黑暗中,把自己的心拿出来点燃,用微光照亮队伍前行。’

什么叫战略?就是能力要与目标匹配。我司历经三十几年的战略假设是:‘依托全球化平台,聚焦一切力量,攻击一个‘城墙口’,实施战略突破。’”

可以说,他所说背后代表就是战略第三条路的思考方式:在约束条件下,凭对新发展大局深邃的预判,寻找新的机会,找到后尽快跳跃和重点执行,建立能力(包括通过全球资源平台的组建和生态系统),进行成功跳跃。

从华为作为一家公司和任正非作为一领导人来看,在新时代格局中所需要的领导者并非如某些人所推崇的《君主论》中的马基雅维利,抑非另一些人所讲的温文儒雅的“好人”,每件事都以“利他”为依归。

主导战略第三条路的领导者,不应有害人之心,但亦不可不怀防人之意。

他一方面永远都心怀忧患,无时无刻都在想能不能“活下去”,不会片刻安逸下来;

另一方面却不断寻找下一个能或被逼必须要跳越过去的机会。这种能力必须透过深厚的知识、预判能力和全球视野才能有机地产生出来并能于组织内转化为组织的恒常能力。

在“百年未有的大变局”中,企业家们应该如何应变?在新格局下所衍生的战略第三条路会给予企业家们参考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史晨宇
关键字: Array  Array  Array  Array  Array  Array  Array  Array  Array  Array  Array  Array  Array  Array  Array  Array  Array  Array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