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颠覆西方传统模式!我国首创的这项技术,连美国都来重金求购
来源:我是科学人  作者: 佚名 2022-01-22 16:21:18
最新版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里,藏着一个中国制造的“秘密武器”。

最新版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里,藏着一个中国制造的“秘密武器”。

这个“秘密武器”所涉及到的技术,其实并不高深——3D打印和数控机床。这两项技术,很多人不但听说过,甚至多少还能说出点门道。可想把它们两个结合到一起,并实际应用到制造领域,就难了。这也是为什么,这项技术诞生后,美国前后3次砸下重金想要收购。

面对着这么一个“宝贝”,我们当然不可能卖。

2020年,3D打印数控机床,也就是“铸锻铣一体化3D打印技术”,就被列入了最新版的《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

而这项技术背后,正是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张海鸥教授多年的努力。

让美国重金求购的“3D打印数控机床”

能让科技一向领先的美国重金求购,张海鸥和他的3D打印数控机床技术,业内地位可见一斑。

想理解这项技术对于制造业的意义,还得从制造流程来看。

以前,我们想打造一个零件,步骤极其繁琐,中间得经历钢水铸造、开胚、回火、终锻、粗加工等一系列流程。并且,完成这些还需要一系列的机器、设备、团队相配合。中间的沟通环节多了,工期自然不会短。

但张海鸥的3D打印数控机床相当于用一台机器就可以解决这一系列问题,让整体的工期大大缩短。用传统工艺至少需要1周才能完成的零件,用这种新技术,只要3天就能交付。

当然,美国人看重这项技术,绝不仅仅因为它可以节省零件打造时间。最关键的是,这项技术可以处理很多常规技术没办法完成的零部件加工。这其中,就包括航空航天领域需要的一些精密零件。像航空发动机所需的耐高温零件、磁悬浮列车关键的支撑部件等,都已经可以用这种技术处理。而这,恰恰是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实力证明。

“吵架”吵出来的宝贝

研制3D打印数控机床,张海鸥并不是第1个。但因为这项技术本身难度就很大,所以很多人走到中途就放弃了。而张海鸥之所以能坚持到最后,也要感谢他的妻子——这项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他们“吵架”吵出来的。

张海鸥和妻子王桂兰从留学期间就一起做研究,两个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也都数一数二。可以说,他们既是夫妻,也是科研路上的伙伴。

所以,有了做3D打印数控机床的想法,张海鸥的第一反应就是,把这个想法和妻子说。

但对于张海鸥的提议,妻子却一反常态地提出了反对意见。

在王桂兰看来,制造领域的相关工艺已经发展了近千年,生产工序也已经形成了很成熟的模式。而他们要做的3D打印数控机床不止要打破这种成熟的工序,还要在一台机床上完成几道工序的工作,太难了。

到底要不要开展这项研究?项目还没开始,两个人就为这个争论了好多次。

架不住张海鸥的坚持,王桂兰最后同意了实验。但她不是为了支持张海鸥,而是抱着“只要研究失败,张海鸥就能放弃”的心态。

可没想到,研究开始后,王桂兰开始逐渐认同丈夫的一些观点。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两个人十多年中几乎没有自己做过饭,吃喝都是在食堂。实验进入关键时期,就干脆在实验室里放了张床,累了就睡一会儿,简单休息一下起来接着干。

这期间所经历的失败让两个人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他们经常因为实验思路、结果分析等问题争吵,但好在,每一次吵完,两个人总能找到突破点,调整自己的实验思路。

也就是在这一次次的失败和争吵中,研究方向越来越明朗、整个技术框架也越来越清晰。

2017年,张海鸥成功用这项技术制造出世界首批3D打印锻件,颠覆了长期以来由西方引领的“铸锻铣分离”的传统制造历史,让我国的3D打印技术由“跟跑”到“领跑”。

张海鸥和王桂兰,也因此被称为“华科居里夫妇”。

目前,已经有多家公司和张海鸥团队签订了相关技术合作协议,这项技术也已经应用在我国的各个领域。

下一步,张海鸥希望有更多的中国团队能加入到这项技术的研发、推广中来,这项技术的应用越广,我们迈向制造强国的步子就越稳。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史晨宇
关键字:   3D打印  数控机床  智能制造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