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苏州:千年古城求索智慧转型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作者: 佚名 2022-05-16 16:03:57
苏州近年来努力求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随着越来越多应用场景融入城市肌理,智慧苏州成为市民可感可触的现实存在,千年古城焕发别样光彩。

从“一网通办”到“城市大脑”、从AI识别到自动驾驶、从智能制造到智慧农业……苏州近年来努力求索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随着越来越多应用场景融入城市肌理,智慧苏州成为市民可感可触的现实存在,千年古城焕发别样光彩。

场景多元 有深度有温度

第一次来到苏州市相城区的人们,往往会惊讶地发现,这里穿梭的不少车辆外观奇特:出租车顶部多了一个凸起的圆形装置;一些公交车上,司机“脱把”驾驶;路边的保洁车,驾驶舱“不翼而飞”……其实,这些都是自动驾驶车辆。

2020年,相城区启动国家首批、长三角地区唯一的5G新基建车联网建设,建成高等级智能网联道路超60公里,安装了400多套感知设备,打造了近50种车路协同应用场景,智能网联道路在区域内实现5G全覆盖。如今,早上搭乘自动驾驶公交车上班,中午时分到写字楼门口的无人配送车上取外卖,这样的智慧生活场景逐渐成为新常态。

自动驾驶技术在相城区的普及,是苏州智慧城市建设的缩影之一。走进苏州市姑苏区中街路社区“巷管家”调度指挥中心监控室,智来5G安防云平台上的数据实时更新,负责人张鸣泽忙碌地接打电话,指挥调度。张鸣泽说,通过数字技术应用和集成创新,这里实现了对整个服务区域的日常监测和应急调度,燃气泄漏、杂物堆放、乱涂乱画等隐患可以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置。

产城协同 可支撑可持续

我国广泛使用的智慧城市发展战略主要分为四类:为市民提供智慧的城市生活方式;发展智慧产业;应用智慧技术和设施;建设创新型城市。苏州将上述四大战略与城市禀赋紧密融合,形成具有产业支撑、智慧反哺的可持续产城协同发展模式。

改革开放初期,苏州以纺织、钢铁、机械及面广量大的代工企业为支柱,创造了经济发展奇迹。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崛起,苏州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转换赛道,抢先布局数字产业发展,在电子信息制造、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方面逐渐走在全国前列,成为全国首批5G网络试点城市、央行首批数字货币试点城市、江苏省首个区块链产业发展集聚区。

智慧城市应用场景层出不穷,源于苏州高度发达的数字经济硬核支撑。统计显示,相城区集聚车联网企业150多家,吸纳产业人才约3000名,产值近200亿元,是我国少数覆盖“车”“路”“网”全产业链的区域之一,也是国内车联网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苏州工业园区以人工智能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截至2021年底,集聚人工智能产业相关企业近千家,产值超600亿元,成为全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重要增长极。

智慧城市反哺产业发展,两者互为协同,共同构建可持续的良性生态。

2021年1月,《苏州市推进数字经济和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对外公布,旨在推动传统制造业智能转型,打造城市数字治理标杆和促进数字化产业发展。西交利物浦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系主任金俊植认为,此举将进一步促进苏州智慧城市建设与产业协同,加快推动转型升级,提升产业能级。

文化赋能 显特色向未来

技术的迭代更新,加快了智慧城市建设,也对智慧城市探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业内人士认为,眼下构建新型智慧城市,技术因素正趋于淡化,经济和社会层面的重要性尤为凸显。一位受访的当地官员表示,地方历史和文化是增强智慧城市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苏州智慧城市建设未来的探索方向是将城市文化融入技术之中,彰显自身特色。

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智库主任、博士生导师宋瑜认为,打造江南文化标识的智慧旅游有望成为苏州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力方向。苏州历史底蕴深厚,文化遗存丰富,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苏式生活方式对旅游者来说具有极强的吸引力。然而,如何凝练江南文化IP内核,打造深度体验江南文化的数字文旅产品,实现情境艺术与消费者情感共鸣,仍有待突破。

业内人士建议,可探索开展数字赋能专项行动,对现有城市资源进行全面数据化改造,打造苏州智慧城市品牌。金俊植认为,苏州还可为智慧城市建设注入水韵文化内涵。他说,苏州水网密布,是蜚声海内外的“东方威尼斯”,可依托高度发达的自动驾驶技术引进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新型水上交通系统等,赋予水韵文化智慧灵魂。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刘灵如
关键字:   AI  智慧城市  车联网  5G  数字经济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