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型工业化的时代大课题下,充满期待的2025工业互联网发展画卷已经打开。工业互联网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在2025年,面临崭新机遇。那么,2025年工业互联网将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我们该如何判断2025工业互联网发展走势?
近日,2024年工业互联网金紫竹论坛(第四届)上,在整合多位产业链专家基础上,赛迪工业互联网世界与《通信产业报》全媒体总编辑辛鹏骏以数字人的方式,发布了“2025工业互联网发展十大趋势”。
一 深度融入新型工业化进程
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持续向好
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工业互联网作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典型代表之一,正成为推动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引擎,不仅是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石,还是数据要素释放价值的关键基础设施,更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发展工业互联网已经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预计2025年,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深入,工业互联网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工业互联网还将加强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应用,拓展新的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二 “一图四清单”成基本方法论
工业互联网深入数字化转型“场景”
工业互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4年以来,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多次组织召开民爆、工程机械等行业场景数字化工作会,并专门发文强调“一图四清单”推进行业场景数字化转型工作的意义,“一图四清单”成以场景化、图谱化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基本方法论。“一图四清单”主要指一张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和四类要素清单,涉及数据要素、知识模型、工具软件、人才技能等,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具体场景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指导。随着工业互联网企业对“一图四清单”方法论的运用,将助推工业互联网深耕数字化转型场景,以场景数字化加速工业数字化转型质与量的进步。
三 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模型深度融合
双向互进助力制造业向新向智
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产业升级正在改变传统制造模式,而作为引领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重要引擎,工业大模型在推动新型工业化进程、加速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工业大模型以工业数据和算法为基础,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为手段,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实现了对传统工业的深度融合和升级,提高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营成本,并帮助企业进行市场预测和定制化生产,有助于提升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当前,“大模型+工业互联网”是工业领域人工智能发展的新形态。预计2025年,在进入新型工业化的浪潮中,工业互联网与工业大模型的结合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不仅打破了传统工业的信息孤岛,更为智能化时代的到来铺平道路。
四 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化发展深入
双跨和特色专业平台示范引领持续走强
工业互联网平台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尤其在赋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要打造多层次多角度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结合不同行业、企业需求,建设综合型、特色型、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已培育340余家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时,五年来,“双跨”队伍不断扩大,发展质量不断提高,2024年“双跨”平台首次分级,是工业互联网“双跨”标杆建设的重大创新,更加突出了标杆引领效应和综合赋能效应。预计2025年,生态培育将成为平台发展和竞争焦点,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化发展将更加深入,“双跨”平台企业继续分级并数量有所调整。双跨平台动态监测机制及2025年特色专业工业互联网50家、2025年工业互联网100家等调研,将继续助力工业互联网平台树标杆、提品质、促发展。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将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和推动力量。
五 多重因素驱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
中小企业成工业互联网赋能第二主场
中小企业是推动创新、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关键路径。为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2024年,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指出,到2027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取得扎实成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应改尽改,形成一批数字化水平达到三级、四级的转型标杆。2024年11月,工信部确定南京、武汉、青岛等10个城市入选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为全国“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构建新范式,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开辟新路径。工业互联网可以通过显著降低中小工业企业上云用数赋智的资金成本和技术门槛,为中小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提供支撑。2025年,随着市场竞争压力、客户需求变化、政策支持与引导等因素驱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小企业成工业互联网赋能第二主场。
六 解析体系“贯通”行动持续深入
工业互联网标识规模应用进一步提升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是工业互联网的五大功能体系之一,被视为工业互联网的重要纽带和“神经系统”。为推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的广泛应用,2024年1月,工信部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贯通”行动计划(2024—2026年)》指出,到2026年,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服务企业突破50万家,应用拓展至60个行业,累计注册量突破6000亿,日均解析量超过3亿次。截至2024年12月底,累计标识注册量已达6351亿个,国家顶级节点日解析量也达到了1.8亿次,已接入国家顶级节点的二级节点达370个,覆盖31个省份、47个行业。预计2025年,随着各地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积极响应,推动一系列具体举措的实施,解析体系“贯通”行动将持续深入,工业互联网标识规模应用关键指标大幅提升、重点领域标识应用成效凸显、关键基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标识产业生态发展不断壮大。
七 从“大而全”到“小而美”
工业App深入场景应用规模持续跃升
对于企业而言,传统工业软件往往纷繁复杂,面临部署和维护成本高、业务决策难、数据利用率低等局限性。工业App是以“工业互联网平台+APP”为核心的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工业互联网应用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工业互联网价值实现的最终出口。同时,工业App具有轻量化、定制化的特点,以及拥有专用化和灵活性的优势,且易用性高。近年来,我国工业App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从2017年的萌芽阶段,到短短三年内突破30万个,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百万规模。工业App在我国实现了从“大而全”到“小而美”的转变,深入企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周转、日常运维、经营管理等各个维度,2025年,预计工业APP深入场景应用的规模持续跃升。
八 破解标准、质量、安全、流通多重挑战
工业数据要素功能进一步释放
工业数据要素是工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重要基础,已快速融入生产、分配、流通等各环节。工业数据也更为复杂,涉及研发、生产、管理、运维、服务等多个环节,大数据资源的不足、数据供给质量不高、流通机制不畅、应用潜力释放不够、数据治理体系的不健全,以及数据孤岛现象的普遍存在。国家数据局发布的《“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就数据要素×智能制造做出原则性部署,工信部印发的《工业领域数据安全能力提升实施方案(2024—2026年)》进一步构建完善工业领域数据安全保障体系,国家数据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充分释放企业数据资源价值。预计2025年,随着标准、质量、安全、流通多重挑战持续破解,工业数据智能应用业务也将实现价值挖掘的最大化,工业数据智能化应用将在更多的工业场景大规模落地,工业数据要素功能进一步释放。
九 平台出海迎来“小阳春”
工业互联网持续扬帆海外市场
2024年,“平台数字化出海”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价值增值的新方向。一部分平台逐步开拓海外市场,为海外工厂或企业客户提供数字化服务。一部分平台随着国内客户在海外建厂或部署设备。预计2025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在聚焦核心技术优势、本地化战略、合规经营和寻找合作伙伴等方面寻找突围之路,中国工业互联网企业将在海外市场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平台出海将迎来“小阳春”,崛起的新兴市场、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等都将为中国工业互联网企业出海提供机遇。工业互联网持续扬帆海外市场是中国企业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方向之一,为推动全球工业体系的重构和升级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十 助力绿色制造和能源管理
工业互联网持续赋能制造业低碳发展
绿色制造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效益的现代化制造模式,是制造业发展长期目标。近年来,相关部门把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作为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和工业领域“双碳”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工业互联网有助于通过智能监测和诊断,使设备的能耗和排放达到最低水平,从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支撑绿色制造模式在多个行业逐步落地,预计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2024年12月,工信部召开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优化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新培育一批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加大工业节能降碳攻坚力度,探索推进零碳工厂、零碳工业园区建设;提升工业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水平,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通过工业互联网赋能,可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企业生产效能,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碳排放、碳资产的实时监测管控和生产环节的实时优化,推动源头减碳、过程降碳和末端管碳,促进产业经济绿色发展,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大大提升了数字化碳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作为工业互联网行业年度风向标活动和跨年思享会,2024年工业互联网金紫竹论坛(第四届)聚焦新阶段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使命,面向加速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主要任务,以“实数融合 AI赋能 加速新型工业化”为主题,邀请众多行业专家和产业领袖线上分享,输出最前瞻的专家观点、最权威的产业分析、最新的研究成果,聚焦热点、关注痛点,共同把握2025年工业互联网发展新风向、新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