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创新2.0
I T
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 >互联网•IT > 管理信息化 > 软件 > ERP > 正文
大连光洋CIO赵宇乾:克服信息化“水土不服”要循序渐进
来源:ENI&一手  作者:赵宇乾 2017-12-11 13:27:00
相信很多信息化人员在建设过程中都碰到过令人头痛的问题:一是业务部门不配合;二是做的东西压根不能用;三是用了以后不断提出新需求。

相信很多信息化人员在建设过程中都碰到过令人头痛的问题:一是业务部门不配合;二是做的东西压根不能用;三是用了以后不断提出新需求。

对此,分享一下我的建议,整体分三个步骤实施;营造信息化氛围,也就是建立“环境基础”,比如企业的管理团队压根没有要做信息化的意识,对信息化没有更深层次的认知。所以我们首先要培养认知,如何培养呢?不是简单买一套SAP的ERP、金蝶的ERP、用友的EPR,再加上PDM等把我们的业务串起来,就可以实现的。想要通过花费上百万、上千万打造信息化平台,依靠照搬的几套系统,不仅不会有提升,反而会出现很多问题。而且出现的任何问题都归咎于软件系统,最终导致管理混乱,管理层不知道下一步怎么办了,系统都上完却还是没见效益、提升。就像之前说市场上的信息化产品为了满足大部分的市场需求,要提炼成标准产品,本地化是很难的事情,容易因为实施的不当让企业对信息化的作用持怀疑态度,加大后期建设的难度,所以这不是一个好的思路。

所以,如何营造氛围,我们应该按照以前共产党战争年代的思路--“游击战”,进行逐点突破。首先,找几个典型的部门或者业务场景,通过简单的软件工具或小的软件系统,先提升效率,哪怕与后续的总体规划不吻合,甚至压根不符合软件设计和系统工程的规范。但可以先提高效率,起码把数据采集上来,把数据维护好,先树立大家的信心。比如月底或者季末的时候,公司可能要用excel去统计各类报表,考勤、财务报表、车间统计分析报表,既费时又费力,那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些Excel高级的脚本编程做一些小工具,让业务部门觉得效率真的提高了不少,感觉到信息化是真的有作用的。这样就慢慢建立了大家的意识基础,然后逐点突破,避免直接大而全的系统带来水土不服,造成大家对整个信息化工作的悲观态度、消极应对的情况。我之前碰到很多企业谈信息化的时候,是非常讨厌、排斥的。“我家ERP用了多少年,最后给我企业快干黄了!”他不相信这个东西是好的,没有意识到管理和使用方面的问题,直接是拿来主义,没有把软件深层次的与企业进行结合,营造出适合的环境基础。

所以要逐点突破,从生产、物流、质量、信息中心、工程、行政设计等这几个业务部门,简单做一些可以显著提高效率的事情。当然这里的逐点突破,不是针对某个业务场景设计小工具的时候,就不需要考虑未来整体的IT结构,统一的平台、架构是一定要提前考虑清楚的。比如我需要看东西,就先做一个眼睛;我需要走路,就做一条腿,但我必须在设计前知道,眼睛跟腿的距离和相对位置。不能因为今天需要看东西,就造个眼睛,明天要吃东西,就在眼睛上造个嘴,这就不是完整的人了。所以企业要提前考虑整体的系统架构,知道整个蓝图是什么样的蓝图,只不过采用了逐点突破的手段,这样就可以把信息化的氛围都培养起来了。

建立数据基础,当企业突破的点够多了,数据都采上来了,那这个时候哪怕运行的是不对的,起码我们有数据、流程基础了,就可以重新梳理一遍,梳理出一个好的管理思路和体系,包括对应的组织结构应该怎么调整。比如设计系统、工艺系统、计划系统,不同的业务系统会不断的积累不同的业务数据和业务流程,我们可以梳理出未来可以完善管理体制的标准工艺数据、质量管理流程、考勤管理流程、设计更改流程、设计执行等等。这有利于我们建立一个非常完整规范的、符合企业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的管理模型,我们要对管理建模,对制造过程建模,建模以后还有基础数据做支持,这个时候借助IT手段做比较简单了。就不会出现业务部门在没有IT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不完整的需求,导致后期功能做出来之后,又临时进行增减。

通过已有系统采集的数据和流程优化,建立全面解决方案。全面信息化建设就是指做建设的时候,首先要有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国家标准是什么,德国就提出了一个模型,为什么要用模型呢?因为简单的关系图和二维图表已经不能表达复杂的制造过程了,X向是设计、维护、研发、生产,Y向是业务、功能、信息、通信、集成。我们国家工程院的专家也结合高校还有制造业方面的专业人士提出了一种模型,从产品全生命周期分为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从价值链分为系统集成、互联互通、信息融合、新兴业态,再从集成结构分为设备层、控制层、管理层、企业层、网络层。网络层相当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集成。标准的作用就如同我们要描述一个人的时候,要先描述出来头颅、躯干、四肢,然后是神经网络。所以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规划的时候,也应该按这个体系、模块来分解,哪些属于管理层的,哪些属于控制层的,哪些属于车间层的。

然后再说一下企业标准,一个比较典型的企业标准是,最上面是组织结构、战略管理和决策支持,其次是设计协同制造平台和运营管理平台,协同制造包括生产管理平台、质量管理平台,还有工程方面的三维工艺设计、二维工艺设计、CAPP、仿真等;运营管理包括ERP、物流配送和项目管理。

再下一层就是提供硬件基础,比如物联网的视频采集、条码采集,传感采集。所以我们在规划一个软件产品或在引进一个或者在做自己制造企业的信息化整个架构的时候,应该先有标准。这样做的好处,首先是比较清晰,可以做到松耦合、模块化。可能企业在买了A家的软件产品,结果发现不好想换B家的,这个时候是可以的。因为整个体系是模块化且符合框架的,很容易知道新的软件如何适应已有体系,便于扩展也便于更新换代。

有了标准以后,再聊一下技术层面,我们应该采用哪个架构类型。IT的发展经历了很多阶段,最开始是面向过程,然后面向对象、面向组建、面向服务、基于平台、面向函数。到底用哪个,褒贬不一,我不做太多的讲解。但我们要做的是各种技术的优势结合,注重的是思路和方式,要强调系统之间集成方便、高度可扩展。只要可以实现这两个目标,用一个或者多个技术组合都是可以的。做一件事情要明确最终指向--目的是什么,而不是关注手段是什么,要不断的问自己,不断的强调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实现什么。我们本来就是为了在信息化长期建设过程中可以不断迭代,迭代成本降的越低越好,所以尽量各模块松耦合一些,改一个模块不会影响整体系统的更改。

编辑:赵贤慧
关键字: 离散制造  赵宇乾  CIO  制造业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