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案例库 > 正文
沈鼓集团“链式”数字化的“沈鼓云”平台
来源:芜湖市企业服务中心  作者: 佚名 2024-12-12 17:17:25
沈鼓集团以智鼎工业互联网平台为核心开展“链式”数字化协同创新, 搭建装备远程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复杂环境生产计划实时调度、供应链业务协同等关键应用场景,实现产品数字化创新设计、生产数字化精益制造、运营数字化高效管理以及服务数字化敏捷运维, 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实现数字化设计与网络化协同。

沈鼓集团所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普遍面临以下问题: 一是产品同步研发设计效率不高, 知识创新不够, 产品研发设计流程线上线下结合导致管控能力弱; 产品模型无法有效共享, 跨专业、跨企业协同困难。二是生产过程控制能力较弱, 质量控制缺乏, 高端离散产品结构以及工艺流程复杂, 管控难度大; 手工编制生产计划科学性准确性不足; 生产、设备、物料数据采集困难。三是供应链各环节信息不畅,供需匹配不足, 供应商管理、招标采购、物料配送等环节协同困难; 供应商生产、资料交付、质量管理过程信息不透明。四是业务创新缺乏平台支撑, 服务管控不畅, 产品在车间和用户“两个现场”的管控能力不足; 客户设备管理困难, 运行工况信息难以实时获取。

主要做法

(一)搭建基于数字化协同创新设计平台

推进压缩机产品标准化、模块化设计, 三维参数化驱动设计和产品智能化选型,主机和重点配套设备资料数字化交付, CRE0+PDM+CAPP一体化协同设计应用,实现同步研发设计。

(二) 产业链协同部署一体化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建立APS系统, 实现加工计划智能化生成; 建立MES系统, 实现车间生产过程透明化; 通过QMS系统实现车间生产与质检线上业务协同;建立DNC/MDC系统,实现数控程序网络化传输、设备数据采集应用;建立EAM设备管理系统,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三) 产业链物流数字一体化协同解决方案

实现采购需求、合同签订、送货、接收、质量检验和扫码入库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与MES系统集成实现工件标记标识管理; 与包装点件系统集成,实现生产车间和用户现场的点件、质检、入库、验收管理。

(四) 产业链营销服务全过程数字化解决方案

搭建以 CRM 为核心的营销服务一体化平台, 实现营销过程和服务过程的数字化管理;搭建“沈鼓云”设备远程监测及故障诊断生态系统, 实现设备全方位健康监测、运行预警、保运服务。

成效与亮点

(一)搭建基于数字化协同创新设计平台

构建压缩机产品模型库,重点产品已实现三维参数化驱动设计。构建 CREO+PDM 一体化协同平台,实现电子图库与生产用图的一致性。实现产品模型、图纸、工艺文件等数据共享。COMOS智能PID和Smart3D应用满足业主数字化交付要求。

(二)产业链协同部署一体化系统集成解决方案

完成数字化车间应用全面覆盖,实现压缩机、往复机、泵类产品生产交付过程透明化,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15.7%,叶轮等关键零部件加工效率提升 28.2%, 五坐标等核心设备利用率提升16%。

(三)产业链物流数字一体化协同解决方案

实现采购、仓储、生产、交付流程扫码应用,库存准确率大幅提升。与 ERP、工业互联网平台、包装软件等系统集成实现协同作业。

(四)产业链营销服务全过程数字化解决方案

“沈鼓云”平台实现350余家业主单位、10000余台工业设备、4000余台压缩机组网络化接入和工业大数据采集应用。

经验启示

沈鼓集团遇到的生产过程信息不透明、采购物流管理混乱、设备无法联网、信息孤岛严重、业务协同效率低等问题在同行业企业普遍存在。沈鼓利用多年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经验,可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咨询、诊断;可以利用“链主”优势与服务商进行价格谈判;可与“链上”企业形成转型联盟;以上措施都可以确保沈鼓“链式”数字化解决方案具有较高性价比, 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本,便于推广。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刘婧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