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创新2.0
I T
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 >互联网•IT > 互联网+ > O2O > 正文
《面子里子》40
——插播兰州行记一篇 耽搁面子里子一节
来源:ENI经济和信息化网  :王甲佳 2015-03-03 09:12:00
对兰州的最初印象,除了中学课本中给到的常识之外,就是《读者》和粮票了,关于《读者》,许多人都会晓得,那基本上是两三代人的精神世界,现在她是不是学生们的床头必备,已经不好调查了。这几天出差在那里,住了两晚,看了当地的报纸《西部商报》,在子刊《悦读周刊》(哈,可巧是100期)里面,看到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的作文里面,都有一种难见的从容,平静稍微带些波澜的文字让你很容易联想到《读者》的风格,如马头琴悠悠之处,旷野中飘逸来的历史。

对兰州的最初印象,除了中学课本中给到的常识之外,就是《读者》和粮票了,关于《读者》,许多人都会晓得,那基本上是两三代人的精神世界,现在她是不是学生们的床头必备,已经不好调查了。这几天出差在那里,住了两晚,看了当地的报纸《西部商报》,在子刊《悦读周刊》(哈,可巧是100期)里面,看到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的作文里面,都有一种难见的从容,平静稍微带些波澜的文字让你很容易联想到《读者》的风格,如马头琴悠悠之处,旷野中飘逸来的历史。若有时间,一篇文章咀嚼上三两遍继续回味也不是问题。西北的商人也是这样。

这次是被御萃坊养生产业集团的邀请,参加他们的O2O项目研讨会兼年会。年会有4个省的同事参加,包括江苏、宁夏、甘肃、青海,很有意思。西北的高铁通了,陕甘宁青的联系也非常便利。平常的通勤距离计量单位还是百公里,确实让人惊讶,完全颠覆过往对于距离的认识,不到现场你还真的不容易理解什么叫地广人稀。地缘给我们的认知还有很多很多不晓得的。

到了兰州,其实还不算是到了真正的现场,只能说和泡在现场的人可以密切接触了,可以深入交流了,算是接了一点点地气。比如知道了黑枸杞到底长在什么样的海拔,宁夏的和新疆的区别在哪里?那个和蓝莓媲美的关键指标他们的差异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不能日光晒。知道了红枸杞为什么从中宁扩散到青海等地?为什么青海的会比宁夏的个头大?知道当地人自家是如何加工枸杞的,为什么用石碱水来让它速干?分级的标准是什么?西北的人力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怎么推进自动化。

蒜,是怎么成为水果一样的?为什么大家都要吃鲜蒜?

这些都是O2O嘛的之前,需要充分做功课的地方。物产与人的缘分,再仔细去看《舌尖上的中国》应该会有体会。包装食品的旅程也应该如此。所以当我们团队下决心将食品行业的O2O作为2015年乃至今后更长时间的重点领域的时候,对自己的要求,就是做足功课,找到供应与需求的那个十分之一毫米精准之处。枸杞是一个方面,对于枸杞的“研究”还要继续,比如到底有多少种吃法?面对什么时节的什么人群?加工过程可以受控到什么程度?O2O的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工具,当然必须是一个充满商业逻辑的工具才行。

这个方面我非常佩服我的朋友郑春蕾先生,哈,也是上个世纪的网友了。他最近涉及到进口水果的生意,为了比较新西兰的奇异果,不仅亲自去考察,还几乎购买了市面上能看到能搜索到的全部相关产品,包括“柳桃”。品鉴了三五个月,然后再研究从新西兰农场到会员手上的4天以内的供应链过程,殚精竭虑。然后只做一个规模不大但是非常靠谱的农场的生意。这个过程让我受到的启发极大。什么叫极致,这就是极致。我还在考虑如何将他的这个过程写到小说里。

郑春蕾的实践,我在这两天一直投影到御萃坊的O2O意图中。怎样构造一个靠谱的基于自然信任不增加成本的物产与需求的衔接过程。

夜色匆匆,往返我是随江苏团队一起的,虽然是惯例的晚点,但是没有急躁,路过黄河大桥的时候,突然将兰州和黄河联系起来,稍微有些穿越。黄河在这里显得很安静,让这个城市也充满了江南的秀色。兰州,有人说是“白天阿富汗,晚上上海滩”,璀璨之下,如果不是干冷的风,你不会怀疑自己在江南。

旅程上有大把的时间可以看电子书,《失控》看的进度超慢,因为要理解KK关于“生态球”再到“生态圈试验区”的许多描述,还是消耗了不小的脑力。最消耗的还是如何将这种“结构化”的、不停涌现的生态圈投影到商业生态中来,这个挑战是非常的大。在航班经停西安前,我在看星河投影下的丝绸之路,古都长安里的智者是怎样构造那时候的商业生态的呢?

作为换脑的工具,居然读完了胡适自己编的一个集子,叫做《介绍我自己的思想》,这个非常本色的集子里面选的大部分是他为别人的书写的序,对当年北大学生的讲话这些。关于白话的推进过程,写齐白石年谱的经历等等。整个的体会就是“认真”。O2O自然也是一样。

关于御萃坊的食号店O2O项目,我在随后的内容中,会陆续提到。小说写到东河大会的若干片段,其实很不解渴,从章法来说,东河大会应该是会掀起一个高潮,聚合各种矛盾,解构许多问题,又产生很多新的问题才是。最近几篇写的显然有点简单了。有待于这个第一轮大约到2月底的版本结束后的再次梳理。

开头说到对兰州的印象一是《读者》,二是粮票,那是因为在1992年我也在算是上大学的时候,高中同学考在兰州大学,当时江苏这边已经不用粮票了,他那边还在用,我寄了几十斤的粮票(这个计量方法,很容易被现在人误会啊)过去。我记得我在上大学前,粮票是父亲推着一车的米,去乡里的粮管所换的,那时候还有一个粮本。

我会在O2O系统中,设计一个粮本吗?

编辑:郝彦彬
关键字: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