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创新2.0
I T
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 >互联网•IT > 互联网+ > 互联网化 > 正文
我国智能制造产业呈现十大新趋势
来源:新华社  作者:佚名 2020-02-28 10:25:31
智能制造发展进入洗牌期,主要表现是工业机器人产业和数控机床行业告别高增长阶段。尽管产业增速有所回落,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前景依然被业界看好,呈现十大新趋势。

我国智能制造产业进入洗牌期并呈现十大新趋势。专家认为,国家产业扶持及企业发展需准确把握新的发展趋势,推动智能制造发展,进而带动产业结构整体转型升级。

新业态新技术快速涌现 智能制造发展前景广阔

智能制造发展进入洗牌期,主要表现是工业机器人产业和数控机床行业告别高增长阶段。尽管产业增速有所回落,但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智能制造领域的发展前景依然被业界看好,呈现十大新趋势。

趋势一:需求导向、痛点聚焦将指引工业人工智能从理想走入现实。专家们分析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一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业的应用重点在于工业智能产品或具体工业痛点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相较于“锦上添花”的工业智能产品,“雪中送炭”的技术更容易被制造业企业接受。比如,基于机器视觉的表面质量检测技术帮助提升产品质量;或用基于知识图谱的智能CAD来提高生产效率;又或者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能源分配来降低生产成本。

在福建泉州、浙江宁波、湖北武汉等城市,无论是传统的石化行业还是纺织服装行业,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泉州华宝鞋业公司智能改造后,减少用工70%以上,提高产能1.25倍;江苏胜利精密公司三年来完成20多条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一线工人减少70%,效率和产出提升超过30%,智能化和数字化为传统产业快速赋能。

趋势二:工业大数据将成为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核心。专家认为,在工业大数据发展过程中,安全性将成为企业智能化升级决策的重要依据。例如,工业核心数据、关键技术专利等数字化资产对企业的价值正在加速提升;降低数据安全隐患、提升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成为企业数字化改造升级中愈加重要的参考指标;增加厂区生产安全、过程安全迫在眉睫。

趋势三:基于大数据的工业智能将带来更多服务型应用场景。董凯举例说,正在快速形成的基于工业数据的故障诊断及预测性维护就是典型的服务型应用场景。这种服务场景通过对生产线的监测和历史数据进行处理并存储后,进行基于人工智能的预测性分析,对企业给出维护建议并对生产进行实时预警。

新业态、新模式在试点城市快速涌现。以海尔COSMO、树根互联、航天云网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迅速发展,工业机器人、无人机、信息智能硬件、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动能快速发展。在新松“机器人智能工厂”,企业生产效率提高200%,新的工厂模式仅需三个月即可完成快速复制,能有效提升国产高端机器人产能。

趋势四:设备状态智能管理系统将成为远程运维的新模式,将形成以数据为核心,从智能采集、智能分析、智能诊断、智能排产、自动委托、推送方案、远程支持到智能检验,再进入新一轮智能采集的闭环运行模式。

趋势五:工业区块链将服务于数据安全及分布式智能生产网络。董凯认为,去年10月,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强调要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这为工业区块链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运用工业区块链技术,有望突破工业互联网“工业数据安全”与“企业盈利模式”两大瓶颈。

一方面,工业区块链技术可以为工厂提供不同安全等级的区块链加密服务,对工厂间的重要数据进行无中介传递,保障各重要生产数据的加密安全;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区块链技术应用,将形成分布式智能生产网络,以终端客户需求为主导,促进工业的服务化转型。通过集成化与智能化生产,提高企业效率。通过标准化与网络化生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趋势六:协作机器人将成为工业机器人的主流发展方向。专家认为,人机协作将成为工业生产的重要模式。2019年的上海工博会上,丹麦的UR公司、日本发那科、川崎、德国库卡等国际领先机器人企业在现场首发最新协作机器人产品;国产企业如新松、埃夫特、节卡、珞石、邀博等也发布了自己的协作机器人。2019年,在世界机器人大会、上海工博会及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协作机器人受到国内外厂商大力追捧,未来前景可期。

趋势七:基于算法的工业智能平台将成为应用场景的重要基石。专家分析认为,不同工业行业有各自独特的行业门槛,每个工业场景在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中的需求差异较大。人工智能制造业深度融合的路径就是将信息技术与工业场景应用端结合。将核心工艺模型化、算法化、代码化的工业智能算法平台面向工业场景,可以为底层应用提供便捷的开发服务。

趋势八:云边协同将成为工业智能应用产品重要技术路线。专家表示,一方面,未来将丰富的云端业务能力延伸到边缘节点,实现传感器、设备、应用集成、图像处理的协同;另一方面,行业将在云端与边缘共同发力,云边结合打造行业的工业大脑。算法升级将由云端完成。

趋势九:TSN和5G技术将引领工业网络发展。TSN即时间敏感网络,它与5G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工业物联网难题。在技术应用方面,目前由中国新科集团、烽火科技、大唐移动与中国移动合作,建成了全国首个全流程5G智能制造生产线。该生产线基于5G的工业控制互操作,工厂自动化线体效率提升了70%,总体制造运营效率较改造前提升30%以上。此外,中国商飞联合中国联通和华为,建成全球首个5G工业园区,并同步建设5G云端,具备了海量数据的人工智能飞机处理能力。

趋势十:工艺装备的智能化将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的突破口。董凯表示,未来核心工艺装备与人工智能融合,实现工艺装备的智能化,将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的突破口。

如何定义工业物联网?广义地说,工业物联网是在制造和工业环境中,将连网仪器、传感器和其他设备与机械和流程连接起来的实现。这种定义很容易导致人们首先想到技术,然而,工业物联网的强大之处在于其应用案例。创新的工业物联网应用通过自动化、连接性和分析来提高运营效率。只有在业务的正确位置成功部署工业物联网应用,才能完全实现工业物联网的优势。

聚焦强基础补短板 解决制造业“卡脖子”问题

基于这十大新趋势,专家建议,无论是产业政策引导,还是企业智能化建设,都应鼓励深入挖掘工业服务的价值;面向工业客户,积极寻找创新可盈利的新商业模式;努力实现工业服务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打造面向全产业链的工业服务产品体系;进一步加强政府的政策性引导;协同创新,打造智能远程运维创新中心,以服务为核心整合多方资源。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张颖
关键字:       智能制造  制造业  机器人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