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企业基础条件,从无到有建立CRM体系呢?
从本人多年的经验来看,应该分两个思路展开。
1.规划和咨询阶段-自上而下
这个阶段需要自上而下,从企业的商业目标出发,重点考虑以下问题:
目标客户是谁?希望给到这些客户怎么样的体验?
要不要建立一个显性的会员俱乐部?还是只是通过内部的客户细分和差异化沟通来运营CRM?
希望达到的KPI是什么?怎么样的报表会帮助到企业管理层充分了解情况?
需要构建什么样的沟通计划来帮助实现目标?
这些活动,对现有企业的流程有什么挑战和改变?
有哪些直接的沟通渠道可以用?
有多少个数据源能够收集客户数据?能够收集到什么数据?这些数据如何进行清洗和整合?
通过这些自上而下的思考、讨论和推理,把整个CRM体系的目标、规划等内容,与企业的商业目标具体地联系起来。
2.实施和后续运营阶段-自下而上
这个阶段需要自下而上的考虑CRM的体系的不同方面:
数据整合
通过先梳理企业的数据现状,包括数据来源、接口形式、数据量等情况,结合业务咨询的成果,设计并建立企业的CRM核心数据结构和数据库
将企业的历史数据迁移过来,建立客户的清洗和合并规则,以确保数据库的质量
活动设计
根据企业商业目标的优先级,设计并建立CRM的活动沟通计划
考虑计划的目标、想要提升的KPI,细分的目标人群、可能提供的差异化产品或服务、沟通的时间点以及选择哪个渠道
报表
设定整个CRM计划的整体KPI
评估各个不同的活动本身的绩效
通过不同维度来观察客户的表现,为企业运营提供决策支持。典型的包括:客户、地域、产品线、时间等维度的排列组合
上面提到的点,只是给到大家一个整体的框架概念,其实每个模块深入去做的话,都是很多细节的内容需要考虑。未来我也会找适当的时机,来为大家详细阐述不同模块的具体内容。
上面的内容,其实是经典B2C CRM的内容范畴,大部分内容都有比较成熟的套路,虽然至今这些思路对不少CRM仍处在萌芽阶段的企业来说依旧具有指导意义。
但是,随着2008年开始,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以及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再加上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数字化社交媒体的崛起,从根本上改变了CRM对企业的意义,也让CRM的内涵有了更多新时代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