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谁先涨谁先死的定律一直蹂躏着中国快递业,所以顺丰涨价的消息再第一分钟内就引起了业内的轩然大波。在外界看来,顺丰本次提价多少显得有点任性,就连内部人士也不得不费尽心思地美化本次涨价,以期能降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其实,顺丰逆势而为,任性涨价也是不得已为之。早在去年8月份的时候,中国的快递业就曾酝酿过涨价,而且采用的是极端手段: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快递公司联手针对电商和散户进行价格上调,后来因涉嫌滥用垄断优势,联合排挤竞争对手而被有关部门叫停。
无论是顺丰任性上调策略,还是四通一达的昏招都说明了中国快递业正病入膏肓,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快递业的无序竞争仍将继续,整个行业势必会陷入暴风骤雨般德改革,到时候留给这些快递企业的难题会更多,与其被动等着洗牌,倒不如先主动突破。
中国快递这两年随着电商的火爆也好好烧了一把,目前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处境非常尴尬:雄踞首位的快递量是建立在原始的快递哥+电动车的模式之上,这个单从精神层面讲无疑体现了基层劳动人民之伟大,但真不是一个健康的可持续模式。原始意味着容易模仿,由于很多企业采用了加盟制,很多员工只需要购买一辆电动车即可上岗,缺乏必要的职业精神和服务技巧,而且这种野蛮生长迅速了引发市场的无序竞争,大家伙唯一能拼的就是价格和体力。
前几年每送一件,快递哥还能拿到1块以上的报酬,而如今却连5毛都不到。价格战之所以该被诅咒,就是其非常容易导致恶性循环,不但让企业苦不堪言,同样,让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大家一面要血拼价格,一面还要保证生存,就只能不断考虑压缩成本,于是,暴力分拣、快递丢失或损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且拒绝赔偿,更可悲的是,当正常渠道无法获取足够利润之时,一些衍生的灰色职业开始蔓延,总之,你可以用毒瘤、祸害、饮鸩止渴等任何不健康地词汇去形容它。
顺丰本次调价逻辑基本上走的就是差异化路线。中国的快递总量虽然跃居世界第一,但在服务种类、覆盖面积、客户体验方面均有国外快递巨头有着明显的差距。中国快递最喜欢送的就是衣服、鞋、袜子之类的小东西,但对于生鲜速配、冷链物流等高级服务却难言优秀,有些甚至因成本投入问题根本无法建立业务;覆盖区域方面,城市中的网络布局各大企业均有重合,但偏远山区和农村则刚刚起步。
本次涨价的顺丰算得上先驱者,他们在2014年春节期间正式启动了顺丰下乡农村网点的布局计划,仅仅经过一年的发展,乡镇网点已达到13000多个,这些偏远地区的业务量已占其总量的10%以上。这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差异化服务,关键是如何把标准化服务顺利下沉到三四线城市、农村以及山区。
虽然自动化、智能化对于中国快递业来说还非常遥远,但却是不可回避的大趋势,事实上,顺丰快递也是在去年的时候被爆出无人机项目,但因技术能力和成本问题偃旗息鼓。希望本次顺丰调价行为,不要仅仅止步于增加2%的收益,而是倒逼行业进行改革,即便是弄得头破血流,待到中国快递暴风骤雨般地洗牌之时,先一步探索的企业也不会感觉那么天昏地暗和摧枯拉朽,弄不好还有点熟悉的亲昵感,总之,顺丰本次调价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