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几年间,新技术不断改变着人们工作和生活的方式。从互联网到智能终端,从移动互联网到物联网,从云计算、大数据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给世界带来各种颠覆性变革,同时也改变着政府的治理方式和企业的经营模式,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云:未来社会的驱动力量
作为信息技术发展和服务模式创新的集中体现,云计算是信息化发展的重大变革和必然趋势,其已成为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打造数字经济新动能的重要支撑。
近年来,我国云计算产业发展迅猛,保持着超过30%的年均增长率,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场之一。2016年,云计算实现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在为各类互联网业务提供有力支撑的同时,云计算也已成为网络强国战略的重要驱动力量。未来十年,云计算将成为各行各业的基本能力,云服务将成为基本的商业模式。预计到2025年,所有企业信息技术解决方案都会云化,85%以上企业应用会部署到云上。
在未来社会“万物感知、万物联接和万物智能”的基本特征下,云,将是实现一切智能的基础。在当下云计算所引发的产业变革浪潮下,技术体系和产业格局正在经历重构,传统IT巨头也纷纷加快战略调整和布局。
在此背景下,近日,以“云聚产业,数赢未来”为主题的2017华为·宿州云产业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办。二十多个城市管理者和行业专家与参会者分享云计算、大数据产业发展经验,探讨云计算、大数据如何促进新兴产业发展,向业界展示了华为在云计算领域的战略方向、产业布局以及生态建设情况等。
2017华为•宿州云产业合作高峰论坛
构建一张覆盖全国的云服务网络
自2010年华为公司发布云计算战略以来,经过几年努力,华为已经构建了一张覆盖全国的云服务网络。在全国建设了30多个云服务节点,与超过200个城市和500多家企业伙伴形成合作,旨在能够共同推动云计算大数据产业的落地,帮助城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
华为的定位是智能社会的使能者和推动者。一直以来,华为在云产业上的发展理念,都是聚焦提供云基础设施服务,构建轻量级P层平台,聚合合作伙伴;在云产业生态链中,华为希望更多的让合作伙伴与进来,共同参与云生态建设。未来,华为也会不断加强云服务的战略投入,助力各行业实现数字化转型。
“华为云服务分三个方向发力,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向是围绕政府客户来构建政务云,以此为基础,再以城市发展为核心构建云服务;其次,是发力央企国企等大企业;第三个方向是中小企业群体。” 在云产业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华为企业云业务部总裁杨瑞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据杨瑞凯介绍,华为与政府客户进行合作,是以推动建设全国云服务网络作为合作切入点,进而结合本地的政务信息化、产业信息化、以及企业数字化转型等,共同推动城市的数字化转型发展。随着华为在全国逐步建成一张覆盖国家-省-市三级的云服务网络,华为将更多地借助云平台和云服务节点,不断丰富业务应用。而对政企用户而言,不同运营阶段会提出新的需求,对于云服务节点区域也会有不同要求。特别是针对政府客户以城市为中心的“数据不出市、数据不出省、数据不出国”的需求,华为构建的全国性的云服务网络,能满足政府及企业客户现在和未来发展的整体需求。
华为企业云业务部总裁杨瑞凯
“在云服务市场,华为有一些优势,包括对软硬件的理解、对大企业客户需求的理解、强大研发能力,以及长期构建的组织平台能力。华为构建了覆盖中国区乃至在全球的服务体系,中国区具备覆盖到每个地市的深度服务体系。面对云产业机遇,在做好生态链和产业链的同时,基于这种能力,华为能更好的服务客户。客户的最终选择取决于我们服务客户的能力、质量和满意度。”在提及华为云的优势时,杨瑞凯这样对记者说道。
面向未来新兴企业数字化转型业务的发展需求,华为也将继续致力于与合作伙伴联合提供解决方案。对此杨瑞凯表示:“华为秉承开放、共赢的云生态策略。本次大会300多家合作伙伴到场参加,我们会进一步落地合作伙伴计划,发展更多战略性、同舟共济的合作伙伴,未来会让更多合作伙伴参与到产业生态链建设,丰富应用。” 在本次云产业合作高峰论坛期间,华为也携手云生态伙伴共同发布了气象云、智慧医疗云、环保云和工业物联网云等四大联合解决方案。
华为助力城市跨越式发展
面向未来广阔的云计算市场,华为也希望携手合作伙伴,基于云服务平台,发挥华为在云基础设施服务和技术、以及合作伙伴在行业理解和应用方面的优势,打造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开拓市场,构建云生态,共同推动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在城市的落地和各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应用,助力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
在采访的最后,杨瑞凯表示:“‘云聚产业,数赢未来’华为云产业合作高峰论坛未来将一直办下去,并在前面两届基础上进行优化,比如:跟城市产业发展的结合度更强一些,或者更加聚焦。在云计算产业发展推动方面,大家能够更关注行业的属性,与每个城市本地的产业、当地的优势形成密切协同,发挥合力、产生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