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最难听的IPO故事:迅雷与盗版风尘
来源:  : IT商业新闻网 2012-10-30 11:08:36
在百度知道搜索“美国用什么下载工具?”回答是“在美国,迅雷是可以用的,不过要在中国网站下载,但看起来美国人不用下载软件,他们下载东西基本都要钱的。”这条回答虽然显得笼统、含糊,甚至内含语病,但足以说明的是,迅雷的故事在纳斯达克不好讲,而道理还在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盗版。
 自上次暂缓IPO后,迅雷一直在等待着另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换言之,只要好时机未到,邹胜龙和他的同事们也只能遥遥无期的忍受着天灾、地逆、人祸。

  盗版:难听的故事

迅雷把第一次IPO的失败归结为资本市场给的价格不好,对于价格不好的原因,当时公开的解释是路演时市场突然恶化,而对于为何突然恶化,又被业内公认为祸起于欧洲债务危机的恶化和美国经济疲软。由此,迅雷IPO失败的根源,赫然变成了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疲软,虽然没有确切证据显示这家靠下载工具起家的互联网公司与欧债和美国经济的联系有多大,但至少目前既有的事实证明,从最初IPO到现在,从美国到中国,迅雷的故事,一直有人不爱听。

对于迅雷来说,抛弃依赖起家的下载工具而选择视频概念登陆纳斯达克,是被逼无奈的决定。

在百度知道搜索美国用什么下载工具?回答是在美国,迅雷是可以用的,不过要在中国网站下载,但看起来美国人不用下载软件,他们下载东西基本都要钱的。这条回答虽然显得笼统、含糊,甚至内含语病,但足以说明的是,迅雷的故事在纳斯达克不好讲,而道理还在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盗版。

迅雷

 

迅雷与盗版风尘

2007年迅雷从下载工具骤然转向视频服务,却像个刚赎身从良下嫁农夫的名妓,虽脱离风尘,但还是少不了街坊邻居的指点。

IT商业新闻网发现,自07年迅雷推出看看正式进军互联网视频后,整个业内似乎对这个下载之王颇有成见。

以下为迅雷版权纠纷事件摘选:

2007年4月,迅雷因被发现通过其下载平台可以免费下载包括《三峡好人》、《父子》、《面纱》等在内的电影作品,遭夸克电影起诉。同期,《贞观长歌》独家发行权拥有方广东梦通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宣布,以侵犯著作权为由起诉迅雷,并索赔169万。

2008年6月,美国电影协会六大电影制片公司联手将迅雷告上了浦东新区法院,要求迅雷立即停止侵权《达芬奇密码》、《霹雳娇娃2》、《蜘蛛侠3》等32部电影大片,并赔偿各类经济损失共计711万余元。同期,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以深圳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网站侵权播放奥运圣火传递为由,向上海市二中院提起诉讼。

2009年5月,搜狐联合北京鑫宝源影视投资有限公司举办新媒体版权合作及维权发布会,宣布就《我的青春谁做主》一剧被盗播一事,起诉迅雷。

2009年9月,优朋普乐向北京市二中院以侵犯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名义对迅雷提起诉讼,提出50万元索赔金额。

此后,虽然邹胜龙多次在公开场合强调增加版权投入,但只被也内解读为仅是一种姿态。而对于资本市场,显然更没人愿意主动帮助迅雷洗白。

在迅雷招股书风险说明中,迅雷承认公司可能继续面临侵权诉讼及相关索赔。而说明书显示,目前仍有33个针对迅雷侵权的诉讼案件还未宣判,索赔总金额约2180万元(340万美元)。2009、2010和2011年第一季度,迅雷分别收到涉嫌侵权的诉讼108件、126件和10件。截止2011年3月31 日,87.7%的相关案件已经解决或者被法院驳回。

此外,资深业内评论员李俊超在接受IT商业新闻网采访时提醒记者,迅雷为了IPO而去盗版化,其他小盗版下载商则趁机抢夺了迅雷原来的盗版视频份额。而如此一来,迅雷前线失利、后背受敌,陷入窘境。

除了盗版呢?

在腾讯成功后,业内总结出用一款软件吸引海量用户,进而在用户身上进行增值服务获得长尾效应的经典互联网模式,而这也被媒体解读为邹胜龙决心要走的方向。

邹曾谦恭的将自己的公司命名为三代,以敬张朝阳、李彦宏等一、二代互联网海归创业者,

而问题在于平台上的产品成败生死都将捆绑于这一软件,但可悲的是,邹却在上市的时候都不敢把下载工具拿出来向美国人忽悠。

而至于技术出身的邹正龙,却常被媒体描述成产品体验上的低能者,在2010年接受采访的时候,当一位记者认为自己受到了迅雷客户端弹窗的骚扰并质问邹胜龙时,邹竟像第一次知道此事一样,无辜的琢磨了半天,才说确实还需要改进。而现在,当铺天盖地的免费用户抱怨迅雷故意限速逼迫收费时,邹和迅雷依然反应迟钝。

曾经成功的迅雷,有过很多值得一聊的成功因素。与众里寻他千百度一样,迅雷也通过成功引用中国的古语迅雷不及掩耳创立了响亮的下载品牌,在带宽拮据的日子里,几乎每一款安装了正版或盗版Windows的PC机都把迅雷当做标配。然而,当人们对下载速度的关注因为互联网大环境的发展,尤其是带宽的大幅提高而逐渐淡化时,基于下载平台上的一切,还能继续站稳么?

  好故事怎么讲

迅雷创始人兼CEO邹胜龙最近的一次媒体亮相是在安卓全球开发者大会的发言。在移动互联网成为热点之时,邹胜龙似乎也决定抓住这次机会。在邹胜龙的发言中,提到了开放、跨屏、二维码和下载。

据悉,目前的手机下载行为大多集中在应用内,包括软件商店、视频应用。迅雷的机会实际上并非在M(兆)级别的下载动作中,而是G,这一点邹是清楚的。

据邹胜龙在发言中描述,迅雷在互联网上多媒体内容数据传输上能带来很好的用户体验,能够帮助做应用、做内容、做游戏的厂商专注做好他们自己擅长的东西,同时把下载,把以前50M到4G的升级带来的挑战,让迅雷来提供帮助。

不过,IT商业新闻网调查发现,邹的发言更多侧重于象征性、方向性,而对于具体的合作状况、具体的用户数量、具体的工作进展,并未表述过多(甚至手机迅雷iphone版及ipad版也仅在开发中)。

对此,IT商业新闻网就迅雷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实际现状向迅雷无线事业部商务总监周喜发出了采访函,但截止到发稿前,仍未收到回复。

编辑:phpcms
关键词: 迅雷  盗版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