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外贸企业该向“工业4.0”学什么?
来源:智胜未来论坛  : 王昊 2015-05-25 16:09:20
在夹缝中生存的外贸企业,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造比引入智能制造设备的投入要少许多,贸易商主动引导供应商采用先进的制造实践缩短生产时间,在外贸企业与代工厂间建立新型伙伴关系。

近来,以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为代表的智能制造热潮席卷大江南北,引起了中国企业的广泛关注。《世界经理人》近期所做的调查显 示,85%的企业未来一年内有意向引入工业机器人、数字化智能机床、数控系统、3D打印机等智能制造设备,22%的企业未来一年其智能制造设备的投入占总 预算的20%以上。

学习“工业

珠三角作为中国3C产业(电脑、通信、消费电子产业)无可撼动的领先区域,在这方面的需求十分明显。“仅以手机产业为例,自苹果引领智能手机外壳金属 化潮流以来,三星、华为、小米、HTC、联想、OPPO、魅族竞相跟进,目前金属外壳手机占比已近20%,由此引发了对高速铣削高速钻攻中心机床装备需求 的爆发性增长”,深圳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茂胜向《世界经理人》介绍说,“珠三角地区现役高速钻攻中心机床装备数量已超过10万台,最近三年,每 年都以近20%的速度增长”。

在长三角,企业对智能制造设备的需求同样异常火爆,即使中小企业也毫不逊色。苏州驶安特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汽车轮胎胎压监测电子系统的企 业,其总经理张巍告诉《世界经理人》:“我们这个行业属于汽车安全领域,国外大鳄正在利用庞大的生产规模来压低价格,想把中国厂商赶出去,所以我们也想通 过自动化改造,寻求规模效应,同时也为未来的政策红利做好准备。我们引进机器人,主要是想提高操作精度和良品率,将主要用于为整车厂量产的产品,现在只是 对生产线的局部改造,以后将视情况扩展到其他功能。”

销售订单

面对工业4.0的热潮,企业能够既积极尝试,又量力而行,不失为明智务实之举。霖普精益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中国区总经理卢世英表示:“对工业 4.0,对自动化和信息化,我们的企业要切忌盲目跟风。在做咨询项目时,我们发现许多企业盲目追求‘高大上’,比如,有企业上市后一下子来了很多钱,急着 上智能系统,结果发现并没有跟自己的销售有机结合起来,情况跟预期完全不一样,所以这样的系统其实就是在浪费钱。”

精益生产管理

“有的企业原材料有质量问题、上下游制程不通畅、设备保养体系不可靠、人员流失率高,即使上了自动化和信息化系统,系统采集的原始数据却包含了大量噪音信息,根本无法实现预期效果。所以在改造升级之前,企业必须先练好内功,而后循序渐进,把基础管理提升到,进而导入信息化管理,最终探索订单评估、销售预测等智能化管理。”

“工业

“我们外贸企业是最艰难的,是在夹缝中生存,一边要拼命争取国外买家的订单,一边要尽力安排供应商保证顺利交货”,上海雪瑞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文娟说 出了中小外贸企业的心声。作为外贸场上拼搏了二十多年的企业家,刘文娟这几年一直面对着层出不穷的新挑战——《世界经理人》的调研显示,近年来国外买家不 但在品质和价格上的要求毫不放松,而且交货期偏紧,定制化程度提高,MOQ(最小订单量)也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已经出现好几次交期延误了,特别是在春节前后,工人很难按时到位,我们都是包专车负责工人的春运接送,结果还是不能百分之百保证交期,我们一定要想 办法跟工厂沟通解决这些问题。”以刘文娟为代表的外贸企业的抱怨反映出市场压力已向供应商一侧传递,推动其寻找新方法解决招工难、用工荒的问题,而引入自 动化及智能设备就是出路之一。

MOQ的下降趋势则是另一个困扰外贸企业的问题。“订单量是越来越小了,做起来是越来越难了,这个连国外买家自己都承认。但是供应商不想接单,比如接 小订单,光换模具又要花去相当长的时间,换上模具后不久就生产完了,实在不合算”,刘文娟说,“我到供应商现场去看过,有的用行车吊模具,光安装就要花两 三天,我虽然不想放弃订单,但也想不出说服供应商的好办法”。

“利用精益的生产制造方式可以解决类似的问题,比如预先设计一条模具安装轨道,新模具沿着轨道从这边推上去,旧模具从那边推下来,整个切换只需要五分 钟左右,而且可以重复使用。还比如,大件塑料制品的模具,在投产前需要预加热1小时左右,可以在生产线旁边安装一个预加热装置,实现换模后马上生产,同样 可以起到节约时间的作用”,卢世英介绍说,“这样的生产线改造比引入智能制造设备的投入要少许多,但关键是贸易商自身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并主动引导供应商 采用先进的制造实践方式”。

端到端集成是工业4.0中一个重要理念,它强调打通产品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配送、售后服务的全部环节,连接价值链上从制造商到分销商等不同企业,通 过智能系统优化信息流、物流和资金流在企业间的对接。作为中间商的外贸公司,如何在新的技术浪潮下,完成一手托两家的挑战?

上海麒瓴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专营女性拉杆箱包的外贸企业,靠着精准的产品定位和专注的持续努力,打开了一片天地。其副总经理姜伟君对香港的贸易商非常 赞赏:“我们有许多香港客户,跟他们沟通过程中,感到在敬业程度和专业能力上都要向人家学习,特别是在处理上下游关系上。所以我们提出,不仅要有供应商的 专业精神,还要有外贸公司的服务精神。”这也得到刘文娟的认同:“有不少供应商和代工厂自己根本都不出去,接触不到市场上最新的信息,依赖外贸公司把买家 最新的需求传递给他们,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得变得更专业,把相应的制造和管理方法告诉他们,帮助他们提高和进步,工厂好了,我们外贸公司才会好。”

日前在上海举办的“智•胜未来出口系列论坛”上,环球资源企业事务总裁、《世界经理人》出版人裴克为与许多外向型中小企业管理者就相关话题进行了交 流。 他强调说,要理性地看待“工业4.0”,它对出口制造企业的实际意义,不只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更在于建立外贸企业与代工厂的新型伙伴 关系,可以是松散的合作,也可以是紧密的联盟。贸易公司可以为代工厂提供及时的市场资讯和制造改进建议,而对双方的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有效对接和代工厂生产 线的局部改造,可以本着互利互惠、协商一致的原则探讨类似投资分摊的解决办法,建立良性的合作伙伴关系。

编辑:张路麒
关键词:     外贸  工业4.0  企业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