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2020 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发布
来源: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  作者: 佚名 2021-01-28 12:42:48
据悉,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由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共四个分项数值构成,综合反映一国制造业发展的强弱水平。

据悉,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由规模发展、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共四个分项数值构成,综合反映一国制造业发展的强弱水平。在四项一级指标中,“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综合体现一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制造强国的主要标志,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差距所在,“规模发展”仍是我国制造强国进程发展的主要支撑力。

\

(来源: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

《报告》显示,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为110.84,仍处于世界主要制造业国家的第三阵列。

从分项数值看,质量效益在长时间内仍是我国制造业的最大短板弱项。我国与制造强国质量效益差距主要体现在“制造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上,且该指标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急速提升;此外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提升乏力的趋势也值得高度关注。

\

(来源: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2019年持续发展分项数值出现下降,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制造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升级,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的重要抓手。

\

(来源: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

从“持续发展”具体构成指标看,2019 年中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指标下滑是导致持续发展分项数值降低的主要原因。2019 年,在制造业企业销售利润率下滑的不利态势下,资本、技术等创新要素向制造业流动乏力,企业创新积极性普遍不足。

尽管我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已超过 110,与日本差距不足 8 个点,但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来看,我国仍未迈入“制造强国第二阵列”,加速推进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任重道远。

\

(来源: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在发言中指出,发达国家多以质量效益、结构优化、持续发展作为本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优势项,而我国制造强国进程发展的主要支撑力仍为规模发展,从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来看,我国仍未迈入“制造强国第二阵列”,高质量转型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单忠德表示,制造业要长足发展,要落实各类资金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加大财政资金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持续提高用于制造业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投入。

制造强国发展指数的变迁是近年来中国制造发展状况的缩影。我国制造业产业体系运转效率仍处于较低水平,差距十分明显。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已成为我国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工业互联网研习社 看来,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化转型能否在质量指标、结构优化、持续发展方面有所作为,发挥最大的价值,是值得重点关注的事情。

\

(来源: 工业互联网研习社)

中国制造强国发展进程分析与思考

2019 年,在全球产业环境日趋复杂、中美经贸摩擦外溢影响持续扩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强国进程向好的趋势可谓来之不易。

从内部看,具备传统优势的“规模发展”及潜力优势的“持续发展”两个分项数值再次出现减少,具备后发及转型升级优势的“质量效益”及“结构优化”两个分项数值增加缓慢;

从外部看,逆全球化浪潮涌现,核心基础及前沿新兴领域国际竞争愈发激烈,中低端传统贸易不稳定性日益增强。在全球新冠疫情肆虐、新一轮产业变革兴起的大背景下,应于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迎难而上,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定自立自强,夯实核心基础产业,自主创新发展新兴产业。

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统一部署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刻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关于“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论述,坚定不移地推进制造强国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01.

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深度拓展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下制造业发展新空间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在波动中趋势性下降,特别是 2019 年(27.17%)同比 2018 年降低 2.23个百分点,达到 2012 年(31.53%)以来的最低水平。与之相对应的是,全国规模以上制造业规模增速也从 2012 年的10.0%逐年降至 2019 年的 6.0%,步入持续中低速增长阶段。

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不平衡,“脱实向虚”倾向明显,劳动力和社会资本等创新要素向制造业流入均呈放缓甚至下降趋势,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的空间还很大;加之支撑制造业价值链提升的技术突破、创新能力不足,导致制造业中新兴产业发展速度不足以带动整个制造业的增长。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维持一定的制造业发展速度意义重大。

目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仍需加快发展,为防止制造业占比“过快”、“过早”下降,应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立足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自身优势,积极建设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加速供给侧改革、提升供给能力,开发核心基础性短板和弱项产品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新产品,加速实现优质规模提升。同时,进一步发挥完整制造业体系提供的产业生态优势,升级拓展全球需求、拉动内外需双向流动,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我国制造业比重及增速两方面持续向好发展。

02.

突破制造业增加值率提升瓶颈,全力推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制造业增加值率的高低直观体现一国制造业发展水平和效益水平。2012—2019 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始终在20%左右徘徊,未能有效促进“质量效益”分项数值增加,与美国、德国长期处于 30%以上的高水平相比差距明显, 与我国“质量效益”分项数值逐年提升趋势也呈现鲜明对比。

当前,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升制造业供给质量,提高制造业增加值率,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

为实现这一目标,一是要加强研发设计,全面提高产品档次、质量,以创新、品牌、服务获得高附加值,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投入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高素质人力资源和管理创新转变。

二是要减少消耗、降低成本,重视各地发展中产能过剩及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引导各地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实现集约高效发展。

三是要提高现有产业链运作效率,构建上中下游企业协同高效运作的制造业体系,并实现企业内部在采购、设计、生产、销售、售后等完整生产链条上的高效管理,降低中间消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四是要密切关注产业价值链占位情况,不能只求形式上的高端化,需向质量效益高的产业和环节上发力,而不是停留在“高”和 “新”的发展概念上。

03.

遏制基础产业占比下降趋势,坚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攻坚战

2019 年,我国基础产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连续第四年下降,轴承、仪器仪表等典型基础性产品总量上远低于美国;数控机床、成形装备等基础制造装备出口单价也与美日德等国家相去甚远,我国产业基础薄弱现状日益凸显。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新兴领域取得了较快发展,但传统产业仍然是制造业的主力,当前面临着较大的增长和转型压力。基础产业根植于传统产业,是制造强国建设取得决胜的要地,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打牢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等基础,加速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愈发重要、日显紧迫。

首先,要高度重视产业应用技术基础性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前瞻技术研究,加快打造驱动产业发展的工业技术研究院,夯实产业可持续发展基础,彻底扭转我国产业基础能力滞后于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的状况,构建顺畅有效的产业发展技术供给链。其次,要加速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发展的短板和弱项产品的攻关,保持定力、久久为功,重点解决“四基”产品、高端制造装备的短板,构建安全可控且持续的供应链体系,促进对供应链的主导力和管控力。此外,还应努力完善标准、计量、认证、检验检测、信息服务等基础服务体系,围绕产业升级需求,加快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产业质量、安全、卫生和节能环保标准,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提升我国在国际领域的标准话语权。

04.

加大制造业创新支持力度,持续促进优质要素资源向制造业有效集聚

2019 年,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明显下滑,仅为1.45%,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23%)0.78 个百分点。与 2018年相较,我国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下降了 0.87 个百分点,而同期全球平均水平却上升了 0.09 个百分点,全国增长的研发投入并没有流入制造业,需引起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措施稳定并提升制造业研发投入,遏制下滑态势。特别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美国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投入的比重高达 15%—19%,并呈逐年微升态势,而我国则常年徘徊在5%左右的低位水平。当前美国国会已通过 2021—2025 年面向 10 个关键领域基础研究的 1000 亿美元政府拨付计划;德国承诺2021—2035年每年额外资助3.85亿欧元用于专项基础研究,我国政府亟待从国家战略高度加强制造业研发特别是基础研究投入。

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稳定保持制造业长期投入的定力和持续研发的韧性,不断提高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

一是要落实各类资金研发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加大财政资金对制造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落实《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法》中 “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 ”的要求,吸引社会资本支持制造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综合运用基金投入、风险补偿、保费补贴、绩效奖励等多种投入形式,持续提高用于制造业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投入。

二是引导制造业企业建立创新自发投入机制,充分利用财政资金与政策杠杆,撬动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鼓励规模以上企业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研发准备金,鼓励按企业上一年度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后实际研发投入新增部分的一定比例予以补助。

三是进一步健全国有企业创新考核评价体系,增加制造业研发投入在考核中的权重,尤其是增加基础研究、应用型基础研究在科技创新考核中的比重,从而加速技术创新和要素资源向制造业有效集聚。四是提高各级政府设立的各类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和科技专项经费的使用效果和效率,加强对科技经费使用的考核,把科研经费切实用在刀刃上,确保科技经费成为制造业实现创新驱动的推进剂。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史晨宇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智能化  制造业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