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何小鹏的出行宇宙,意在赶上工业4.0的颠覆
来源:腾讯新闻  作者: 腾讯新闻 2021-11-01 11:13:01
按照百分比计算的话,2021 年的小鹏 1024 科技日发布会上,何小鹏没怎么聊车。甚至,坐在发布会第一排的我,整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不是车...

按照百分比计算的话,2021 年的小鹏 1024 科技日发布会上,何小鹏没怎么聊车。

甚至,坐在发布会第一排的我,整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不是车的产品上。

无论是可以穿越房间召唤的智能机器马,还是发誓要在 2024 年交付的飞行汽车。

套用一个在娱乐圈非常老套的话题,何小鹏这次,更像是要做一个出行宇宙。

最意外的是,这次发布会,成功地把之前听起来不靠谱的一系列事情,做成了看起来极为靠谱的样子。

我觉得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解释这次改变的成功性:在一场「汽车公司」发布会后的专访上,你甚至一下子都听不到几个和车相关的问题。

小鹏的骨髓里是什么?

最近几年的出行世界,就是一个让人逐渐从「不相信」变为「相信」的世界。

在之前,想要让人相信一家汽车公司是科技公司,远比现在一家科技公司想让人相信自己能成为汽车公司要难得多。

比如,小鹏最早说自己是科技公司的时候,可能唯一能拿来举例的就是 G3 的中控大屏,而仅仅到了第三次科技日,小鹏就能给汽车插上了翅膀。

用何小鹏的话说,「我们在三年前刚做科技日的时候没有人相信。首先要让我们自己相信,然后坚持做,然后逐步有一部分朋友相信,然后更多朋友,逐步把我们的东西说了,并且说到做到。说到做到是最重要的事情,这是长期的过程,还需要很多年的耕耘。」

在我的印象中,何小鹏说话的方式一直是朴素和直接的,易于理解,直击要害,而这次,他居然难得地为了论证这个道理而说起了「形神随」这么形而上学的比喻。

小鹏认为,形是外在被看到的东西,髓是内在本质的东西,「这比道还底层」,科技公司就是小鹏的 DNA,决定了小鹏在将来不同文化、战略的选择。

当然,留给小鹏选择的时间还很多,出行的生态在未来演变的空间和可能性也非常巨大,甚至何小鹏认为互联网也是一种交通——数字的交通。在满足了基本吃得饱、穿得暖这种基础生理需求之后,行将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

科技和交通并不互斥,相反,科技 + 交通的结合点,反而能够催生出诸多伟大的创意。

这种底层的认知,也决定了小鹏在不同技术和路径上的投入,一个公司的核心、重要、次要和不重要就像是暴风的不同环级,「暴风眼越中心的地方我们做的投入越多,越长」,而且,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持续重要的地方要加强投入,相反看不到技术潜力的地方也会减少资源。

「舍跟得,小鹏在得一些东西,我们也必须舍一些东西,要不然什么都不舍得,企业就会崩溃。」

小鹏战地法则

不知道是因为两人是老乡的缘故,还是彼此商业上互助较多的原因,最近每次采访何小鹏,都会有人问上几句雷军和小米的话题。

几年前我参加小米活动的时候,有人送给我一本《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而这次的系列发布,除了隐约有了点小鹏生态的味道之外,也有了不少「战地法则」的味道。

之所以说是「战地」,是因为何小鹏说:「(当前造车)谁都有机会,谁都有挑战,但是对我们来说,我们比他们(小米和传统车企)小很多,所以我们被迫要想得更远,压力更大以及跑得更快。」

而探索也意味着失败,在产品化和商业化的路径中,要做快速的调整。「创业就是做不一样的事情,就像我们每个人要做不一样的人。」

因此,这要求小鹏走渐进的逻辑,「节奏有两种方案,一种是一口气跳跃中间的阶段,直接到大的这个阶段。另一种是分五步骤、六步骤,我们可能是后者偏多。」

「我觉得绝大部分对于创新的思考,从宏观是正确,从微观都是错的,你想看到远方,像经纬度一样,你不知道准确经纬度,你需要通过不断地向前行的过程中调整你的方向,可能只有 3% 或者 5% 的角度,但是这很重要,这才是创业的过程。」

制约节奏的,除了时间和成本,还有时代、科技变革之猛烈。

在采访中,何小鹏说得最多的不是自己对未来预见之清晰,恰恰相反,他最喜欢说的是「 X 年后的事情我也不敢妄言」。

「我对十年很宏观的想法,没有到具体框架,制约我想不到的原因是科技变革太猛烈了,超出我的想象。」

因此,小鹏认为,小米的硬件生态做得非常棒,「但在交通领域很难」,小鹏会走一条新路,「等我们再过几年把这个局打开一点再跟你们分享。」

第四次工业革命需要什么样的交通方式?

在何小鹏的专访上听到「工业革命」,我也觉得这事挺穿越的。

而谈到这个词,是为了说明汽车智能化变革的意义。

何小鹏认为,前三次工业革命每一次都会有两个核心的变化,一个是能源,一个是使用能源的方式。

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了蒸汽 / 煤炭和蒸汽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电力 / 汽油和内燃机 / 电动机,第三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数据和芯片。

而第四次工业革命呢?是人工智能 / 互联网和软件制造 / 硬件制造

深层次的逻辑被逐渐改写,就像我们现在所说的清洁电力和最初的电力已经不是一个东西,这背后也会带来出行方式的全面颠覆,「未来的 50 年我觉得会比我们所有人想的都要精彩」。

而何小鹏认为最核心的事情,「是把 AI 和制造两个能力做深做好,把中国和全球两个区域逐步做得更好」。

「我觉得小鹏还是一个比较小的公司,还远远没到他们说的平台一张网,或者立体的生态,我觉得他们也都没到我真正我所看到的生态,但他们都打造一个很强的网络效应。我们期望将来有自己的生态,但需要 5-15 年的时间,也许那个时候可以再分享一下。」

「因为它是一个大的宏观战略的布局,今天大家看到的东西很难跟小鹏关联,但是三到五年后小鹏做的事情跟四到五年后他们做的事情就产生了更多的关联,那时候可以看到一些比今天酷 10 倍的事情。」

「如果在前几年,没有人敢在这样一个困难、高投入、长时间的产品做投资,我觉得响应整个国家的号召,在硬科技,在工业 4.0,在全球创新上面,很多的风险投资者他们开始真正把这个赛道作为一个更重要的赛道,我们才有机会。」

而这张网的底层联系也会逐渐明晰,除了浅层的财务关系之外,更深度的,是诸如软件、动力学、材料学等方面的共同演进。

我们辩论赛的辩题也被丢给了何小鹏:如果有个时光机,你会愿意被送到 50 年后的世界吗?

「在我今天的状态我不愿意去,我愿意活到 50 年后,不愿意送到 50 年后。」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Dean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