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工信部辛国斌:机器人加快从“拟人”向“类人”进化
来源:通信世界全媒体  作者: 朱文凤 2022-08-22 11:02:56
近日,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领航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我国机器人产业进入技术创新密集活跃、产品应用深度拓展的发展机遇期。

机器人的研发、制造、应用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8月19日,2022世界机器人大会领航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我国机器人产业进入技术创新密集活跃、产品应用深度拓展的发展机遇期。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创下历史新高,达到48.7万台,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发展也保持强劲势头。机器人产业正在迎来创新发展、升级换代的重要机遇期,主要体现在“四个新”上。

第一个“新”是机器人新技术融合跃迁。人工智能、新型传感、生物仿生、新材料等多种技术融合驱动下,机器人加速向智能化演进。一方面,3D机器人视觉、知识图谱等技术与机器人深度融合,大幅提升机器人决策能力。另一方面,多维传感技术发展促进了机器人感知能力由单一模态向多模态全域感知升级,相关研究机构开发出的触觉传感器,可以同时非常灵敏感受到力和形状的微小变化,研究成果应用将大幅提升机器人感知能力。与此同时,智能仿生材料技术显著增强了机器人敏锐应对能力,使得机器人能够针对外部环境及内部状态的变化,自动做出精准、高效的响应,实现自适应和自修复。

第二个“新”是机器人新产品竞相涌现。随着行业技术持续进步和应用需求不断挖掘,机器人领域涌现出一批独具特色、突破传统作业边界的新产品,机器人帮助人类征服星辰大海。中国研发自供电软体机器人,成功挑战马里亚纳海沟,实现万米海底深潜和驱动,在南海海平面以下3000多米实现深海航行。美国毅力号火星车单日最大行驶距离,从一年前100多米进步到现在400多米,可持续稳定地采集火星表面的图像信息。

当前,机器人成为疫情防控的生力军和得力助手,越来越多机器人创新产品投入到核酸采样、场所消毒、物资配送等疫情防控工作之中,在提高防控效率、减轻人员负担、减少交叉感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清华大学研发咽拭子采样机器人可实现35秒全自动采样,已进入批量生产出货阶段。同时,机器人加快从“拟人”向“类人”进化,越来越多人型机器人新产品替代人类,在复杂环境下作业,从仅仅拥有人类外形作为辅助人类生活工作的“拟人”工具,到可以独立实现工具的“类人”演变。例如人形太空机器人已经会灵活运用电钻、扳手等工具,替代宇航员完成危险任务。

第三个“新”是机器人新应用深入拓展。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牵引下,机器人应用正加快拓展并不断走向纵深,从工业机器人看,正在从过去主要从事搬运上下料等简单操作,向装配、打磨、抛光等高精度、高灵敏精密加工场景扩展。从服务机器人看,自主移动水平快速提升,各种无接触服务场景应用已经初具规模,京东、美团、沃尔玛、亚马逊等企业都推出了无人配送机器人。从特种机器人看,灵活性、机动性贯穿起来,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大大提升。

第四个“新”是机器人新生态互融共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机器人企业加快开放合作步伐,全球机器人产业链、供应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不断深化。一方面,国际企业更加深度地融入中国市场。2021年发那科、安川、ABB等国际机器人头部企业均宣布,加强部署中国本地化研发和生产,更好地融入中国市场。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中国机器人企业出海势头强劲,积极进行全球化布局,合作建立研发中心,减速器、伺服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企业成功进入国际头部企业供应链体系,合作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此外,科技新势力加快跨界布局,互联网、智能汽车等领域一批科技企业纷纷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积极整合产业资源,加快推出创新产品,深度参与到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浪潮中来。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张煜洁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