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加快发展农业产业互联网 提升农业质效
来源:光明网  作者: 胡桂芳 2023-08-28 09:08:39
目前,我国农业产业互联网已出现将互联网技术深刻运用于智能农业、互联网营销综合运用于电商、互联网与农业产业链深度融合三种基本模式,涌现出“云认养”、新型电商、数字农场等新业态。

农业产业互联网本质是利用互联网和数字技术贯穿农业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各环节,衔接各类生产经营资源要素,促进农业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最终实现产业协同效率和运行质量双提升。目前,我国农业产业互联网已出现将互联网技术深刻运用于智能农业、互联网营销综合运用于电商、互联网与农业产业链深度融合三种基本模式,涌现出“云认养”、新型电商、数字农场等新业态。

当前,与工业互联网相比,我国农业产业互联网还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我国农业产业的数字经济渗透率仅为10.5%。下一步要抢抓新基建机遇,以农业产业互联网为抓手,推动数字强农向种养加储销全链条延伸、向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覆盖、向东中西部农业扩展。

如何加快发展农业产业互联网?笔者认为,可借鉴工业互联网发展经验和浙江等农业产业互联网先发地区的做法,突出抓好六个方面。

加强顶层设计。首先要明确战略定位。把农业产业互联网作为谋求我国农业新一轮国际竞争优势的着力点,上升为国家战略,列入新基建重点领域,在规划方案、政策制度、统筹协调、项目投入等方面加力推进。其次,要统揽工业和农业两类产业互联网发展。新基建应统筹两类产业互联网建设,同步推进,防止重工轻农、厚此薄彼。第三,要处理好宏观中观微观的关系。宏观层面,突出战略谋划,建立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加强理论政策研究和体系设计,对接已有规划相关内容,明晰发展方向、重点、实施路径和举措。中观层面,突出制度建设,以破解问题为导向,系统设计区域布局、技术创新、生态机制建设和当前阶段优先项。微观层面,突出可行性操作,统筹网络、平台、数据、场景一体化设计,落实试点示范引领、区域落地推广、数字化解决方案和财政金融支持政策,靶向破解堵点难点,推动产业互联网可持续发展。

加强数据汇聚。数据是农业产业互联网的核心。传统生产要素数据化后,可以质变产生新的生产要素,成为农业决策的依据,乃至成为农业安全的掌控阀。中国农业产业互联网建设迫切需要加强农业大数据的资源集聚和深度挖掘利用。现阶段要聚焦生产端基础数据采集和打破“数据孤岛”两大难点,加快构建从种子到生产经营流通一体化、“空天地一体化”数据资源采集体系。例如,浙江以“浙农码”作为数据归集的抓手,破除条块分割、条线孤立、碎片化模式,打破供给侧、需求侧、管理侧需求壁垒,实现数据共享。

加强场景应用。农业产业互联网能否落地、落地成效如何,取决于场景应用。我国农业地域千差万别,农产品千姿百态,决定了农业数字化场景千变万化。农业产业互联网必须立足国情农情和具体区域特点,以农产品单品为切口,加强相关技术在育种、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的集成应用,探索内容丰富、模式多样、载体多元的应用场景。以“小”见“大”已成为政府部门和企业创新农业产业互联网场景的共识。近年来,部分地方的农业农村部门选择特定农产品单品做应用场景示范,开展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试点,以炒制“小锅菜”的功夫,一个单品一个单品地做链式应用场景,为农业经营主体提供轻量化、场景化、模块化的数字化工具箱,有效赋能乡村振兴。

加强平台建设。平台建设是农业产业互联网的重要抓手,其要素集聚能力、牵引带动能力,决定产业互联网的运营能力。目前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主要有综合性、区域性两大类,需要高强度资金、高精尖人才和高端设备等投入,应由政府主导,依托有实力的企业建设运营。首先,综合性平台要以头部企业为主体,可由“政府部门+头部企业”合作共建,或鼓励行业协会牵头建设,以此为中小农企提供工具、资源。其次,区域性平台建设要多种形式。省级平台可由政府统筹搭建,形成省级大平台带动、区域子平台支撑,链接各类农产品、经营与服务主体的平台体系。在市县层面,可由政府整合现有资源,搭建生产端平台,通过这一接口链接到大型市场化销售平台;或以农业龙头企业为核心,发起并组织相关方共同参与构建;或由掌握市场端的产业链主企业将品牌、市场标准反推到生产端,牵引起从种养到销售的整个产业链。此外还应发挥工业互联网平台带动作用。鼓励和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主动对接农业产业,通过海量供需的精准检索匹配与深度对接,打造连接用户、企业等多方主体的产业链供应链生态。

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数字农业的源头。要加强科技创新,重点突破基于物联网的农情感知、基于大数据的农业分析、基于云计算的数据处理等关键技术,着力研发“小、专、精”的数智化农机装备或农业机器人,尽快补上农业产业互联网的科技短板。发展农业产业互联网,应发挥制度优势,打造开放协同的创新体系,瞄准前沿数字科技,组织产学研联合攻关。面向数据采集和反馈控制等需求,加强农业机械、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改造,加快建立“智能感知、定量决策、精准控制、个性服务”的智能技术体系,开展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推广应用。

加强人才培育。产业升级是一项由人推动的变革,农业产业互联网发展关键在人。要将三农数字人才队伍建设摆上重要位置,同步规划和推进中高端专业人才和数字技能型农民的培育。要加快建立数字人才职业技术教育体系,鼓励大中专学校创新设置农业产业互联网专业及课程,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培养以应用型为导向的人才。将数字技能纳入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和高素质农民的培训范畴,加大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开发和推广,及时将新技术用于学生和从业者的技术技能评价。鼓励和引导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大学生村官等扎根乡村,推动农业产业互联网发展。建议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互联网企业的数字人才下沉乡村一线,与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共同探索农业产业互联网发展新路径,发挥赋能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张煜洁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