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数字经济2.0时代:智能化+三维场景化
来源:新浪网  作者: 万博研究院 2024-02-07 09:18:30
虽然数字经济起源于互联网,发展于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但是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把全球数字经济推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数字经济2.0时代。

2022年11月,由OpenAI公司发布的ChatGPT,不仅是人工智能的重大突破,也是人类科技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标志着数字经济进入智能化时代。

2023年6月,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代MR头显VisionPro,2024年2月2日,VisionPro正式开始在美国发售。以苹果VisionPro为代表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很快把平面互联网提升到三维立体的新阶段,数字经济进入虚拟现实时代。

虽然数字经济起源于互联网,发展于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但是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将把全球数字经济推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数字经济2.0时代。

一、互联网与数字经济

有学者从数据要素、计算机技术角度来定义数字经济,认为数字经济就是电子商务、数字支付、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产业,以及被这些产业直接影响、改变的相关经济领域。

在中国,对数字经济认可度较高的定义是“数字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数字化”。例如,中国信通院每年发布的数字经济报告,就把数字经济区分为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认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万亿元。其中数字产业化是指电信业、互联网、软件服务业等相关产业,总规模为9.2万亿元;产业数字化则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中采用数字化控制的部分,规模为41万亿元。

实际上,数字经济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互联网,不可能有人们现在所说的数字经济。1996年,美国学者唐·泰普斯科特(DonTapscott)在其《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代的前景与风险》一文中最早提出“数字经济”的概念时,就是从互联网开始的。所谓“数字经济”,不可能离开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或“互联网+”各种产业。

随着数字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即便人们企图从数据要素、计算机信息技术来重新定义,并提出数字经济和互联网经济的相同与各种区别等,数字经济也离不开互联网经济的基础和历史,因为数字经济是互联网发展的深化,是互联网技术走向产业的结果。在互联网之前,虽然也有计算机和各种信息技术的发展,但那时并没有什么数字经济概念——只有当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创造出一个与物质世界平行的世界时,比如互联网平行世界,才有“数字经济”。

比如,在农业时代,有对物质世界的摹写信息,也有人类发挥想象力创造出来的神话、传说。但是从信息世界到物质世界的转变,其呈现能力还很有限,一般仅限于文学、音乐、绘画、建筑、艺术品等,这些信息并没有用数字化技术呈现在一个互联网这样的数字平行世界中。到了工业时代,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记录工具和呈现方式更为多样,可以用电磁波来记录或传播图片、声音、影像,可以在报纸、电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可以通过电话、视频进行实时的交流。但是这些文字、影像、声音、图片、视频、数据、软件仍然是分散的,并没有成为独立的经济形态——

只有到了20世纪末,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这些口信、文本、声音、静态图像、动态图像等信息才开始以数字形态全面呈现出独立的、互联互通的数字空间。

由于在计算机世界中,几乎任何信息都可以用以“0”或“1”为源代码的各种程序中进行编码、储存、传播。于是,很多原本由人脑来完成的思维过程,逐渐由计算机来替代。渐渐地,物理世界的每一个物体或人脑中思考的每一个概念,都在计算机世界里形成1个或n个对应的编码,并构成庞大的计算机数字信息世界。

比如,任何一个自然人,在计算机信息中都对应着一定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数字照片影像、电子信箱地址、微博或微信号等。每一个公司都有它的公司网址、网页、VI形象、电子通信方式等。在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们戏称“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有一个IP网址”。美国总统说要建设“数字地球”“数字美国”,中国人提出建设“数字中国”。

如果牛顿、爱因斯坦能够在今天复活,他们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居然生活在一个数字信息的海洋中:人们每时每刻都在不断注意信息的变化,时刻关注着电脑上的股票行情,一有空闲就拿出手机刷新微博,随时打开微信的“朋友圈”进行分享……人们不但不出门就可以通过手机尽知天下事,甚至把他们灵魂的社区也建在这里——每天在移动互联网上与居住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的人实时交流,却对居住在一个小区甚至隔壁的邻居视而不见。

数字经济虽然脱胎于互联网,离不开互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但是也并不拘泥于互联网技术,而是各种“互联网+”的延伸,比如“互联网+大数据”“互联网+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虚拟现实”等。总之,随着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对各行各业的改造,各国经济先后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所谓“数字经济”,本质上是用数字化技术呈现的信息或数字平行世界。所谓“数字产业化”,就是这个数字平行世界直接相关的产业;而“产业数字化”就是数字平行世界对物质世界的影响、控制和改变。

二、数字经济2.0:智能化时代

人工智能大模型,是以人工神经网络为基础、有千亿甚至万亿参数算法的数学模型,它以大规模的文本、数据输入为前提,通过深度学习和预训练,使其具有理解自然语言的能力,能够回答和解决问题,并进行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的创作和设计。

随着ChatGPT和GPT-4的发布,人工智能出现分析推理能力、创作能力已经成为事实,人工智能对很多问题回答的准确性,以及生成内容的效率和质量,甚至已经超过了人类。也许几年之内,就会有一大批通用大模型或垂直大模型可以通过“图灵测试”,代替人管理、分析、处理各种问题。

ChatGPT和GPT-4点燃了各国人们对通用人工智能的应用热情,也点燃了全球大模型的研发热潮,谷歌、微软、英特尔、亚马逊、Meta、IBM、苹果、英伟达、DeepMind、阿里巴巴、百度、华为、腾讯、中科院、清华大学等纷纷发布或即将发布各自的人工智能大模型,“百模大战”全球上演。

各行各业纷纷尝试接入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无论是软件开发、金融、制造、建筑业、零售业、教育、文学创作等,都因为接入大语言模型而大大提高了创作能力和客服能力,GPT甚至还参与研发、提供决策支持,而华为的盘古大模型3.0上线短短几个月时间,就在气象预测、药物研发、煤炭采选等各行各业上千个项目中被接入应用,其中30%用在客户核心生产系统中,平均推动客户赢利能力提升了18%。

除了管理、分析和处理问题,人工智能还可以模拟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自动生成一定程度上具有原创性和创造性的文本、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即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又称为“生成式AI”)。

在文本生成方面,AIGC可以迅速生成文章、新闻、故事、诗歌,很多诗歌甚至写得很惊艳;在图像生成方面,AIGC可以生成逼真的图像、插图、绘画等视觉内容,很多中国的建筑设计公司、装修公司都开始尝试接入大模型,并通过学习大量的图像数据和图像生成模型来创造出新的图像,成为设计师的重要辅助工具;在音视频生成方面,AIGC可以生成人声、音乐、声效等音频内容,通过深度学习和音频、图像合成技术来创造出各种视频。

随着大模型深度学习和训练,模型结构和算法不断改进,AIGC的生成效果将越来越逼真和精确,生成内容质量和多样性将越来越好。多模态大模型还可以将不同类型的内容生成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多模态的生成,如图像与文本的结合、语音与图像的结合等,创造更加丰富多样的内容形态。

随着各国大模型的快速发展、进化,模型的智能化水平正在飞速提高;随着各行各业纷纷接入大模型,各行各业都将被改变;随着各种AIGC开始迅速涌现,不仅数字经济将发生爆炸式增长,而且整个经济运行和财富的创造方式也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人工智能将数字经济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并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全球数字经济将进入智能化时代。

三、数字经济2.0:三维场景化时代

对全球数字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除了人工智能,接下来可能就是虚拟现实技术了。因为它将把人们从二维平面互联网时代,带入三维立体的场景化互联网时代。

正是因为看到虚拟现实技术的巨大潜力,在全球拥有30亿用户、曾经用互联网软件重构人们社交方式的美国互联网巨头Facebook(于2021年已经改名为Meta),意在从二维互联网到三维互联网空间的技术革命中,再领风骚。

虚拟现实技术以头盔、眼镜、脑机接口等电子设备为基础,对现实物理世界进行三维立体模拟呈现,让使用者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和交互感。在苹果公司发布MR眼镜之前,市场上流行的虚拟现实设备主要有VR设备和AR设备,其中VR是戴上头戴设备去看其中显示的场景,VR是全方位的视觉体验;而AR则是通过眼镜设备向外窥视投射在现实世界中的数字影像,而脑机接口技术还在探索试验阶段。

由于AR、VR、MR技术的发展,将来物质世界的一切不但可以被摹写复制,而且还可以像一面镜子一样,把真实世界搬进了虚拟现实世界,有人把这个虚拟现实世界叫作“元宇宙”,其实就是20世纪90年代钱学森先生所说的“灵境”。

1990—1998年,钱学森先生在给时任国家863计划智能计算机专家组组长、国防科工委委员的汪成为先生的信中多次讨论他命名为“灵境”的虚拟现实世界。他说:“灵境技术是继计算机技术革命之后的又一项技术革命。它将引发一系列震撼全世界的变革,一定是人类历史中的大事。”

在钱学森先生的鼎力支持下,汪成为研究团队对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并于1996年出版了《灵境(虚拟现实)技术的理论、实现及应用》这一重要科学专著。

在这部中国最早的虚拟现实研究著作中,作者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光学原理、视觉原理、听觉原理、传感器、相关计算机技术、机械设计等做了全面的阐述,为头显设备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科学贡献。2000年,汪成为先生又出版了《人类认识世界的帮手——虚拟现实》,对虚拟现实的相关技术原理及应用进行更通俗的介绍推广。

美国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同样领先世界,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虚拟现实头盔问世,据说当时价格在40万美元左右。2010年,美国航空航天局发布报告《建模、仿真、信息技术和处理路线图》,正式提出数字孪生概念,而美国海军领导人曾表示:“数字孪生体不是有趣的假设,而是当务之急。”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在最新的美军装备中开始得到应用,例如F-35战斗机的头盔就包括一个增强现实显示器,可在飞机周围的视频片段上显示遥测数据和目标信息。

虽然各国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探索在几十年前就开始了,但是虚拟现实硬件设备的商业化进展还是最近十几年的事情。比如,微软于2010年开始开发其HoloLensAR头显设备,谷歌2013年开始开发AR设备谷歌眼镜,Oculus在2016年发布的第一款消费级头显设备,但分辨率较低。直到今天,Oculus已经发布了很多个版本,中国的Pico等也在不断发布升级版产品。

2023年6月,苹果公司发布了第一代MR头显VisionPro,除了超震撼的立体现实效果体验之外,还有三个重大设计突破:第一,通过外接电源实现了体积小、重量轻、续航长的消费体验;第二,利用眼球追踪来浏览内容,利用手势来确认,交互不需要手柄;第三,戴上眼镜不再像蒙上眼睛一样与世隔绝,而是可以戴着眼镜自由走动、随时能看到景象并与外界自由交流。

虽然苹果第一代MR定价高达3500美元,但其重新定义的MR技术正在吸引谷歌、微软、Meta、华为、字节等全球顶级公司加大商业化研发投入,一旦成本降到合适水平,就会迅速普及,并将推动全球数字经济进入三维场景化的新阶段。2023年9月,Meta重磅推出其首款MR头显Quest3,定价499—649美元,不但价格比苹果MR大幅降低,而且可以接入MetaAI。在上海,一家叫作中数元宇的创业公司也在MR眼镜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其运用天文物理学原理设计的虚拟键盘为实现虚拟办公功能奠定了技术基础。

除了视觉、听觉效果的模拟,未来的虚拟现实技术理论上还可以模拟触觉、嗅觉等更逼真的感觉,但这需要手套传感器、脑机接口等更高端的技术设备。一大批虚拟现实设备公司、智能穿戴设备公司正在加紧研发可以提供物理反馈(即“触觉”)的智能手套或紧身衣,使其能创造沉浸感更强的交互体验。而以马斯克为代表的前沿科技公司都在投入大量资金和研发力量开发脑机接口——一旦将智能设备与人脑直接相连,不仅可以相互读取信息,而且可以让人们的大脑直接感受虚拟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随着互联网和数字经济进入三维立体的场景化时代,被称为元宇宙的虚拟现实世界不仅能“折射”出各种物体,而且能“折射”出由山川、树木、河流、楼宇、道路、人、场景组成的一个个完整的小世界、小宇宙,甚至物质世界原本不存在的“新宇宙”也可以被创造出来。人们可能用不同的“分身”登录不同的虚拟现实世界进行娱乐、社交活动,随着各种新城市、新事物、新组织和新商业活动在虚拟现实世界中被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来,全球数字经济将进入三维场景化的元宇宙时代,实现继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后的又一次飞跃。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刘婧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