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创新2.0
I T
产业
当前位置:首页 >互联网•IT > 互联网+ > 互联网化 > 正文
东风院秦希青:数字化发展最大的障碍不是技术而是管理
来源:快资讯  作者:佚名 2020-09-04 18:58:00
当前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对数字化需求的迫切性已明显加大,许多企业正进一步思考与部署数字化建设方面的工作,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转型的速度。另...

当前工程勘察设计企业对数字化需求的迫切性已明显加大,许多企业正进一步思考与部署数字化建设方面的工作,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转型的速度。另一方面,新基建、新技术加速催动万物互联,工程勘察设计企业未来的服务场景、专业应用等也会产生一系列新变化。

为此,天强TACTER特别策划“智·赋设计院数字化转型”专题访谈,邀请行业内外数字化信息化专家就数字化管理系统、数字化服务体系、数字化业务模式、数字化转型的困惑与应对策略等方面问题进行分享,以期为业内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工作提供思考。

本期我们邀请到东风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主任秦希青先生,为大家分享他的思考与建议。

如何看待当前数字化对于勘察设计企业的影响?

设计院数字化转型与变革是大势所趋,今年国家提出的新基建与数字经济,下一步会有更多的企业与单位去重点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数字经济,是国家一直倡导的工业化与数字化的结合,其底层构架主要是数字化

其实在其他行业,数字化对传统行业的颠覆还是很明显的。比如字节跳动之类的大公司,他们能短时间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人工智能、信息处理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的基础就是数字,加上信息与专业逻辑的融合等,最后形成智能图谱,通过知识图谱再去进行相关的计算与衍生。勘察设计行业已经有企业开始做这方面的工作了。

未来十年左右,我们很多的设计人员可能会面临被大量精简的情况,这些人如果不做好相关方面的能力储备,必定就会被AI取代了。有一些采用人海战术的设计院,在未来其核心的主要业务环节将会被AI取代。现在有很多的公司也会根据相应的规划条件去进行计算,不同的项目去匹配相应的方案,原来人工可能会需要一周时间,但是现在AI可能半天就完成了,效率更高,数据错误率低,越到后面AI积累的数据越多,算法就会越优秀越精准,其作用体现得就更会明显。

AI的三大要素:数据、算法、算力。未来的行业中,一定会对一些具有专业复杂程度,但是专业逻辑相对简单的岗位有一定冲击。我本身原来也是做设计的,现在的设计流程效率比以前高多了,很多东西都由电脑去处理了。人应该更多关注如何去把不确定的条件变成确定的条件,是对可变因素的把控而不是机械地绘图。

大的运营商现在都在设计领域进行相关的探索,但是从专业技术上来讲,设计院还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取代的。不过十年左右的巨大变革也还是需要这些IT手段去进行的,对于我们设计院来讲,机会还是有的,相关人才需要逐渐去充实完善。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难点,如何有效解决?

在信息化发展过程中,很多单位遇到的主要问题为数据匹配度,现在数据间的相关逻辑没有进行很好的关联处理。目前的环境下,我们所谓的信息化数字化,都只是把线下的流程简单地转到线上,并没有做很好的开发与延伸。

信息化的推广过程中又会涉及到业务流程的问题,还是需要进一步梳理清晰业务逻辑,根据企业本身发展和业务情况来进行管理。信息化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与具体因素来加以建设与改变。信息化会涉及到流程习惯的改变,这就需要高层领导从顶层设计开始变革。

BIM三个问题:工具改变、流程的改变(很多院流程方面并没有结合自身的习惯去定制化设计与构建,所以流程优化方面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思维方式的改变(与习惯紧密相关,也是最难改变的)。

我们现在的方式是建立具有专业人员支持的数据库,然后基于专业的数据库再去生成一些图纸数据材料等。现在很多设计师的观念需要改变,三维和传统二维的思维表达方式都是不一样的,会比较复杂一点,一些老同志观念习惯转变比较慢,但是三维数据库出来的成果精确度的确会比传统的高很多,习惯的转变就是我们推行数字化转型最大的障碍。不管是企业的信息化还是生产方式数字化,产业和企业都有很长的路要走,且其中最大的障碍不是技术而是管理。具体到管理里面就是新的技术出现后,流程怎么去制定,组织架构怎么去适应,从管理者到设计师再到一些具体的辅助实施人员,怎么去适应数字化新时代的转变。

对于想往数字化方面转型的设计院有哪些建议?

疫情之后,武汉也有很多的企业来找我们交流。我们搞信息化搞了十多年了,有一定心得体会。从2013年开始,我们的体系架构都只是在行业层面去交流,现在大家的意识都逐渐转变过来了,开始进行相关探索了。

新基建、数字经济等都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BIM、数字化设计、数字化的建造与应用就是传统与建筑工程行业的数字经济,也叫产业数字化。其实新基建的涉及面不仅局限于电信、互联网与大数据等领域,他影响的是每个人每个行业。

制造业、建筑工程或其他行业来说,产业互联网是未来行业的新生态。产业互联网会颠覆重构行业的生态,包括公司的组织架构,客户资源、业务类型等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所以要紧跟形势去进行变革,不然落后于形势发展就会大大压缩生存空间。

设计行业虽然是智力密集型,往往是这样的行业在面临全面数字化的战略、产业互联网与新基建等要素的时候,我们的设计师确实会面临新的困境。新的技术会带来工作方法与思维方式的变革,设计师们一定要紧跟新时代潮流去进行赋能转型。

BIM不仅是一个工具,而是需要建立自身研究推广应用团队,通过适合自身的体系标准去匹配自身的流程。在产品设计方式和BIM设计方式定型阶段,现在有很多设计师会主动选择BIM进行设计,他们自己认为,用BIM方式质量更好、速度更快。这个探索过程就像一个长途爬坡,前面的进程是很累的,一停下来就会停滞不前,爬上去又是另一番风景。

当前形势下,一些企业的紧迫感很强。新基建方面,一些行业设计院,特别是机械方面的设计院做的还是比较好。行业设计院在很多传统的民用与商用建筑方面的业务确实很厉害,但是越是在这个时候越是要积极思考变化,来适应新基建发展的趋势与需要。基础较好的设计院一定要大力探索,基础较弱的也要提前布局,加速提升,不至于被淘汰。

目前工程行业的数字化,还可以称之为蓝海市场,但是这一块的市场需求还是要去加以培育的,行业政府也需要进行一定引导与支持 。在近期与华科相关领导的沟通中,我们也表示过去主要是提供硬件,或者相关的设计图纸等,现在我们也开始提供一系列操作的系统,希望给到企业的是一套真正的系统解决方案。所以设计院BIM要做,数字化也要推。全面的信息化还是要结合自身的实际发展情况来进行,方向要进行把握,具体方式要自己思考。

对于成本投入怎么去做,各个类型的设计院都有自己的做法与特点。对于设计院而言,最重要的是给客户提供更好的需求,数字化、智能化的最终目的还是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具体的服务。中小型企业在软件方面,还是要有一定思考,需要进一步强化他们对外部资源整合的能力。

04对于未来整个传统设计行业的转型,东风院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可以对传统设计院进行怎样的赋能?

我们主要把数字化信息化的工作分为两块,生产管理的信息化与产品服务的数字化。生产管理的信息化已经好几年没做了,目前我们正在构建新的信息系统平台,原来系统已经不适应我们当前的信息化发展需要了。现在就是要把以前烟囱式信息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变成以工业互联网的形式来进行,中间层是一个大的数字平台,所有数据在平台上进行处理。大数据小APP模式就是典型的互联网工业结构,未来也是一个趋势,至于需不需要覆盖到所有设计院,还是需要根据自身发展情况来界定。

我们业务方面:建筑和机械行业,在行业里面有一定影响力。现在在公司层面我们都在强调一定要把BIM持续推下去,提升人员数字化转型赋能的紧迫感。数字化工厂这一块,各个事业部都在推行数字化的工作方式方案,虽然离目标还有一定距离,但是我们的势头还是很好的。通过逐渐积累的方式,我们在客户的投标项目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我们正在搭建自己园区的5G与工业部门结合的系统平台,已经开始对我们的试验线进行智能诊断、智能规划与智能维护等工作。建筑和制造业方面,怎么样把单纯的制造变成服务,设计是创造最基础的数据,随着数据的往后流转,后期运维的阶段是有很多的潜力可挖掘的。BIM的全生命周期在后期的应用还是很大,估计未来会出现一些独角兽企业,这一块市场比较大。对于设计院来说,这些运维的数据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反过来又会对设计各专业提出新的要求,目前的信息化转型较为迫切。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宋含怡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