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内卷下企业开发团队如何才能体现价值
来源:湘江数评  作者: 杨洋 2023-08-07 10:01:25
效率+成本+应用=价值,企业数字化转型不管是基础建设,还是软件系统开发,都应该以价值为中心。

软件即数字化系统,在企业整个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数字化的载体,是工具,用的好可以提升效率降本增效,用的不好就是怨声载道劳民伤财,企业领导对其也是又爱又恨,有时又如同鸡肋。众所周知,软件分标准软件、定制化软件两种,前者只需企业花钱买了即用,而后者需按需订制开发,要求更高,基于软件技术的专业性,部分企业为了更好的让其满足数字化需求不惜重金成立了开发团队,但效果也总是那么差强人意,为什么?周末老杨参加了本地的CIO沙龙活动,分享了关于如何体现开发团队价值的话题。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中软件系统应用及开发中的那些痛点:

无论是标准软件还是定制开发的软件,其生命周期无非都要经历:业务需求调研、项目立项、系统实施、系统上线、运营维护、二次开发这几个过程,可以说每个过程都充满着风险,一个小问题足以让项目延后或者烂尾,因此在整个项目建设过程中信息部门都要做好工作目标及应急预案。

\

标准软件是企业在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中应用最多的,其优势都是大家所熟知的,比如:功能相对全面成熟,拿来即用;而软件公司也会提供配套的行业解决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企业的数字化管理能力;

但标准软件也会存在如下的问题:

第一,从需求角度讲:

第三方软件并不能100%满足企业需求,很多企业为了一两个功能满足需求而去采购一套系统,结果导致80%的功能不使用白白浪费;

第二,从实施角度讲:

由于实施人员的能力差异,对行业的熟悉程度,直接导致实施失败、软件项目烂尾的情况不在少数;

第三,从投入角度讲:

购买第三方软件并不能满足全部应用需求,千企千面,还有一点企业的业务是不断变动的,而软件代码是预先设定不可移动的,所以企业需不断对软件功能进行调整,以满足当前业务需求,也就是二次开发,这一切需要费用,不断的投入;而一旦使用某软件产品一段时间,产生大量数据后,主动权并不在企业,要么接受软件公司的报价方案,要么换产品,而更换系统的风险及时间方面的投入远远大于二次开发,所以企业只能被动接受,鸡肋感满满;

第四,从服务角度讲:

软件源代码并不在企业自己手中,任何软件的修改在不考虑投入成本的前提下需厂家来解决,而厂家的服务响应时间一直为行业诟病,因为技术团队在本地的软件公司是少数,大多情况下与企业接触的是一些技术实力欠缺的代理商;所以也造成了服务响应慢的问题;

第五,从集成角度讲:

数字化建设一段时间后,企业会引进各种业务系统,这个时候数据孤岛问题严重,企业又不得不投入另一笔费用去做各种系统的数据集成、做企业门户建设,以保障系统之间数据互通,这个时候数据接口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某软件公司不配合不提供某数据接口,或者为某数据接口漫天要价,对于企业而言只有郁闷的份儿;

\

正因为标准软件有以上的问题,企业为了打造一套符合自身管理特色的数字化系统,在实力允许的情况下不得不招兵买马建立自己的开发团队,这样做的优势在于:

1.量体裁衣,打造符合自身需求的业务系统,功能匹配度高,应用性强;

2.代码在自己手里,需求变动,随时就改,;

3.服务上有需求马上响应,同时自己公司的技术团队又熟悉公司业务,沟通上不存在障碍;

4.有自己的数据标准,后期数据集成更方便;

\

但是企业拥有软件开发团队,数字化转型建设自此会一帆风顺吗?

答案是:不一定!

因为企业即使有了软件开发团队解决了一部分的问题,但在团队管理上、项目管理上、开发过程中、系统应用上仍然存在问题及难点,这些问题如果不解决,将会使开发团队陷入成本与价值的困惑。

在开发团队的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有:

1.人力资源成本投入过高;

2.人员更替易造成技术成果流失;

3.新进员工难以在短时间接手正常开展工作;

4.开发过程缺乏标准化管理,后期代码将运维难;

5.人员技术能力参差不齐代码质量保障难;

6.受成本影响团对规模受限,易造成需求积压,产值少,价值体现难;

\

在软件项目管理过程中,会存在如下的问题:

1.业务部门缺乏数字化建设成本意识,以为自己公司的开发团队不存在成本,响应慢、消极应付造成大量成本浪费;

2.需求朝定夕改,产品功能难以确定,严重影响项目的开发进度;

3.项目进行过程中,业务部门随意性强,总是以需求为借口随意更改既定的开发方案;

\

在开发过程中,也会存在如下问题:

1.业务需求变动频繁,软件架构难以成型:

2.时间进度把控难,成本控制难:

造成时间进度难以把控的原因有内外两部分原因:

内:是指技术部门本身,项目经理缺乏项目管理能力,开发过程缺乏计划性,有计划也难以按期保障推进,项目过程把控力弱,同时由于某些技术细节内部存在异议,大量时间花在内部技术协调上,导致项目延期,时间成本上升;

外:是指业务部门,在软件开发过程中不断提出新的需求,导致业务功能越来越多,系统越来越臃肿,影响前期既定的开发目标及计划,造成项目延期;在大部分情况下,业务部门以为开发团队是自己公司的,不是第三方,不需要成本,这是大错特错,技术团队的正常运营同样需求管理成本。

所以在软件开发过程中,时间即成本、需求反复即成本,业务部门、技术部门均需要有成本意识。

3.人员异动,项目按时交付难,主要体现在:

技术部门软件开发人员离职,导致项目开发无法正常进行;

业务部门对接人或业务骨干离职,导致业务需求及开发成果无法确认;

业务部门领导变动,管理思路改变,导致整个系统架构推倒重来;

4.软件系统质量把控难

由于在开发过程中的时间进度问题、人员问题、技术问题导致软件进度滞后,在这种情况下软件的质量也难以把控,由于缺乏专业测试导致相关的软件性能及功能性测试缺乏,使系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

5.精细化过程管理难:

在企业软件开发过程中除了技术难点,还有管理难点,这个难点就是要求的精细化过程管理与实际管理存在差异的矛盾,例如缺乏开发过程需求文档、需求说明书、测试用例、测试报告、上线审批流程等等标准化过程管理,这就是管理理想很丰满,但现实是技术人员都在追求开发进度,忽视过程管理很骨干的管理现状。

\

不要以为软件是订制开发的,就会应用的非常好,如果后期推广、运营管理不到位,一样会存在应用上的问题,导致开发部门价值体现难,这些难点包括:

1.由于业务需求的高度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易变性导致实际应用与预期效果存在偏差,同时业务人员对系统有一个适应期,这个时候如果沟通不及时、不到位,很容易成为业务部门的吐槽点;

2.系统上线后相关配套的管理制度并未出台,导致系统在应用时数据的规则标准、及时性、完整性、准确性难以保障,导致数据分析应用难,数字化管理失去管理价值;这是系统运营管理的问题,也是应用难的最大问题;

3.系统上线后同样面临的还有售后的问题,虽说开发团队是公司自己的,但团队同样肩负着众多的软件开发项目,这就导致,后期一旦涉及系统调整及修改,面临响应慢的问题;

\

从以上我们不难看出,在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过程中,即使是自行定制开发系统,都会面临技术问题、业务问题、管理问题等,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那么团队在企业内卷模式下就会陷入成本与价值的困惑中。

那么开发团队如何做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

1.要制定合理的年度KPI考核目标,要注意项目数量并不代表能力,应用效果才能体现价值;

2.打造一支精干的团队,要在机制上用人、留人,同时更要注重团队文化的打造;

3.过程管理要建立相关标准,这包括:立项审批标准化、过程管理标准化、内部团队管理标准化;

4.勿追求项目数量,不要为了开发而开发,要学会判断,选择:业务部门不参与不做,需求不明不做,领导不知情不做;

5.在技术上提前做好各种规划,对技术架构、业务架构要有预见性;

6.懂得取舍,要有成本意识,不要贪大求全,什么都想自己做,可采用第三方采购+自研的模式;

7.要学会需求引导,注意:不要把业务部门想当然的要求当需求,不要把业务部门口头上的热情当需求;总之不要被业务部门牵着鼻子走;

\

那么软件开发团队该如何做才能体现自身价值?老杨认为开发团队要从制度、成本、过程、效率、服务等十个方面做到如下:

前期立项合法化

成本预算透明化

需求明确化

过程管理标准化

开发进度效率化

产品质量稳定化

应用制度化

管理数据化

数据标准化

后期调整及时化

\

同时软件开发团队也要善于利用资源,关注行业最近技术趋势,思想也要学会转型,不要一味执着于纯代码技术,当前流行的低代码平台也可提升业务部门需求的开发效率,要灵活的做到纯代码与低代码的技术互补。

而对于开发团队的负责人而言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第一,成本意识,因为成本直接关乎团队价值;

第二,项目管理能力;

第三,良好的沟通能力必不可缺;

第四,资源协调能力;

最后一句话:效率+成本+应用=价值,企业数字化转型不管是基础建设,还是软件系统开发,都应该以价值为中心。

\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张煜洁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