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
搜索历史
热搜词
原创
活动
产业创新
转型理念
ENI专访
当前位置:首页 >文章发布 > 正文
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新药方”
来源:人民资讯  作者: 佚名 2022-04-14 10:23:08
建筑业是传统产业,也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却存在着劳务管理方式粗放、劳务市场秩序不规范、劳动生产率低等问题。在逐步迈向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当代,无法满足建筑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求。

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陕西建工集团董事长张义光总结所在企业近几年的实践,围绕“劳务用工管理数字化”,提出了“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劳务管理水平,有效化解劳务用工管理难题”的建议。

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产业的变革,劳动用工模式也顺势而变,数字信息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在成为趋势同时也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空间。

实名制 平台化 精准化

打破数据壁垒

形成系统管理模式

记者了解到,早在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一文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实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制度”,吹响了建筑业劳务用工制度改革的号角。

作为我省重点代表建筑企业,陕西建工集团主动与陕西省住建厅、西安市住建局对接,成为全国第一批建筑工人实名制试点单位。同时,集团研发出集施工单位、劳务单位、项目、劳务人员等信息一体化管理的实名制系统软件。系统软件经试用后,陕西建工集团在内部单位和项目上大力推广应用,快速提高了劳务用工管理化水平。

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实名制管理从2016年的“提供”“鼓励”转变为2019年的“全面应用”和“常态化管理”。为了打破各实名制系统数据之间的壁垒,2020年,陕西建工集团研发出建筑工人实名制系统管理平台,形成了“一个核心、两套终端、三层体系”的实名制系统平台管理模式。

2021年,集团实名制系统平台又先后与陕西省人社厅的农民工工资监控预警系统、陕西省住建厅的陕西省建筑工人实名制管理系统、省内部分地方指定实名制平台以及全国建筑工人管理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成功对接。多平台、多系统的成功对接,进一步提升了陕西建工集团劳务用工管理的数字化水平,劳务用工管理的难题得到了进一步缓解。

张义光建议,加快数字技术与建筑业深度融合,实现劳务用工管理数字化。“这个探索和尝试,一方面做实产业链保障机制的有效落地,打通住建实名制系统与人社农民工监控预警系统数据共享问题,另一方面做强供应链供给能力和质量提升,充分运用产业园数字技术做实专业作业企业信用评价、建筑产业工人数字化诚信体系建设,加强劳务用工大数据监管与调度作用。”

金融服务助力智能建造、建筑机器人应用

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成趋势

在专家看来,利用数字化技术,升级劳动力用工市场,是未来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趋势。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郝渊晓告诉华商报记者:“网上培训与人才招聘,将会成为一种常态。我省企业应积极应对劳动力市场这一新的变化,采用数字化技术,构建数字用工制度和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建设数字化劳动力市场平台,实现转型升级,从根本上提高用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用工制度的灵活性,调动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数字化转型成为潮流趋势,2022年两会期间,建筑行业数字化也成为热词。除了劳务用工数字化之外,全国各地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们提出了诸多与建筑业息息相关的提案和建议。

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建工董事长徐征提出,要加快推动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他认为,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数字赋能,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传统产业实现质量提升、效率提高、动力增强的重要途径,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费少云提出,对建筑业企业实施减税降费。建议加大对建筑业企业金融支持力度,包括对总体发展质态较好的建筑业企业,研究增加信贷额度;为建筑业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助力智能建造和新型建筑工业化方式等建设项目;加强对建筑业“走出去”发展的金融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则建议大力支持建筑机器人应用。他表示,要鼓励行业重点企业以建筑场景需求为牵引,针对生产、建造环节的应用场景,推广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的应用。在现有智能建造试点示范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拓展试点范围,推动建筑机器人及智能施工设备投入工程项目建设,提升工程施工智能化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所用图片、文字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本文内容为原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编辑:袁梦
活动 直播间  | CIO智行社

分享到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